“太感谢你们了,自从装了这个扶手,我上下楼顺手多了,搭把手能省劲不少。”近日,家住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6幢的周大爷来到社区,给工作人员送上锦旗。原来,80多岁的周大爷是一位空巢老人。虽然家住2楼,但由于右腿残疾,短短一层楼他也觉得上下不太方便。“楼梯本来的扶手在楼道左边,我每次爬楼梯都使不上劲,上下一层楼就感觉到很吃力。”周大爷说。宝邻社区党支部在充分了解到周大爷的情况后,联合社区共建单位姑苏区住建委机关第三支部共同为周大爷解决了这桩烦心事。社区找来工人在周大爷所住楼道右侧靠墙的地方安装了不锈钢扶手。“现在上下楼不但比以前省力还快了不少。”周大爷非常开心地说到,而他赠送的锦旗上“人民好公仆”几个金灿灿的大字格外鲜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说在嘴上的“表面文章”,而是需要真真切切为老百姓的生活“量身定制”。宝邻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履芳介绍,社区通过网格走访、民意调查等,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形成“同心项目库”,根据实际情况盘活资源,依托“社区+物业+网格员+党员+群众志愿者+辖区单位+共建单位”“七加”的力量,以党建为“针线”,串联起民意、民生、民治、民享、民安五条线,让基层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群众的身边,努力提高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居民反映14幢2单元边上的空地闲置长满青苔,走过路过容易滑倒,“这块空地闲置可惜了,这边树荫茂密,天热了大家在这里乘凉聊天应该很惬意。”14幢的居民蒋阿姨说。同心“醒目库”接收到这个诉求后,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决定将空地整顿并添置露天椅子,并在周围增设一些生动的党建宣传小品,将原来不足六平米的布满青苔的空闲地改成集宣传、议事、服务、邻里交往功能为一体的“同心共享空间”。平日里,“同心共享空间”不仅可供居民休憩休闲使用,社区还能在此开展议事、党员活动等小型会议。“同心共享空间”解决居民烦恼的同时让红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等正能量通过柔性化的方式渗透到居民生活中,增进居民间的沟通联系,促进社区邻里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今年以来,宝邻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辖区居民解决民生大小事50余次。针对辖区孤寡、独居、残疾等特殊群体,社区成立“移动”理发、家电维修志愿者团队,上门理发、检查维修水电煤;定期在辖区开展便民服务,联合志愿者、周边商铺、街道卫生所为辖区居民开展量血压、缝补衣物、修理小家电等服务项目;在强降雨天气来临之际,社区联合物业将楼栋平台处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以及疏通个别易发生堵塞的下水道,避免积水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上次我刚反应小游园健身器材有一个损坏了,社区马上安排人来维修了。并且还将戳出来的树干修建整齐,避免孩子们玩耍的时候碰撞,实在是太细致贴心了!”居民沈蓓琳由衷地说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宝邻社区将积极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民意心愿单,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将群众对美好社区的向往一一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