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本着最大程度方便群众的原则,全力做好今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工作,积极打造“平安清明”“文明清明”。

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尹玉砖表示,加强殡葬服务机构职工及场所的防疫管理,要求全体员工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描健康码、行程码,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工作。提倡丧事快办、简办,在遗体接运、暂存、火化及骨灰寄存过程中,保证让3名家属到场办理,同时尽量减少外来人员停留时间。

将严格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全市清明节期间暂停祭扫公祭活动的通告》要求,暂停全市各殡仪馆、各类公墓场所、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群众祭扫、集体公祭、公益性骨灰集中安放、购墓、落葬及骨灰撒海活动,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按要求有序开展上述活动。同时,请广大市民告知在外亲属暂时不要返乡祭扫,避免无谓流动带来的防控风险。

指导各殡葬服务机构按照春季防火要求开展祭扫安全检查,加大墓区及散坟安葬点的巡查和管控,动员街道(乡镇)、村(居)委会安排专人防控,从严从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出现烧纸、烧香,燃放烟花炮竹等用火行为引发安全事故,给居民群众带来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失。

指导各殡葬服务机构做好骨灰寄存格位及公墓墓位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格位区和墓区功能完备、整洁卫生。延期办理骨灰寄存费、墓地管理费等相关业务,并免收因疫情延误期间产生的滞纳金、暂存费等费用。

为市民开通新兴网络祭祀渠道,与沈阳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让春风捎去思念”2022清明节沈阳文明祭祀公益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等多种参与平台、优化便民的参与方式及操作简便的互动模式,提供更加文明、更加绿色、更加现代、更有温度的网上祭祀服务,用心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网上祭祀平台。

努力满足群众祭祀需求,提供内容丰富的代祭扫服务。我们已在沈阳民政微信公众号发布我市清明节期间各殡仪馆和墓园代祭扫服务预约电话,并按照逝者家属要求,提供代擦墓碑、鞠躬敬礼、敬献鲜花、摆放祭祀物品等祭扫服务,并通过微信实时传送视频、图片及文字等代祭扫场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在充分尊重民俗习惯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清明祭扫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主题宣传,传播现代文明殡葬理念,引导群众选择植树绿化、经典诵读、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风尚。

众志成城、决战决胜,是沈阳这座城市的底气和风骨;保卫家园、战胜疫情,是英雄的沈阳人民的责任和使命。市民政局将立足工作职责,指导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明有序开展好今年的清明祭扫工作,引导广大市民以最为安全、稳妥、合适的方式进行祭扫、缅怀亲人,共同携手保卫家乡沈城一方平安。

发布会现场,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尹玉砖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为保证市民少流动、不聚集,网络祭祀会成为今年清明祭祀的首选方式,可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让春风捎去思念”2022沈阳清明节文明祭祀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式。

尹玉砖:市民可通过登陆以下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参加“让春风捎去思念”沈阳文明祭祀公益活动:一是市民政局或沈阳殡葬服务网网站;二是沈阳民政或沈阳殡仪微信公众号;三是沈阳新闻综合频道官方微信;四是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app。通过上述方式登陆成功后,扫描活动二维码进入祭祀小程序,观看视频并按照提示编辑思念寄语,点亮放飞一盏承载思念的孔明灯,让春风捎去思念,以更加低碳文明、绿色温暖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