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现“零”排放 苏州市危废处置能力全面提升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苏州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太仓也存在同样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7年启动建设中蓝环保危废处置项目,一期项目于2019年投运,危废收集处置能力达1.98万吨/年。该项目的运行,彻底解决了苏州市产废单位的危废处理需求,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太仓市港区化工园的太仓中蓝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初入厂区,一栋栋建筑错落有致,厂区内并无异味。处置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全副武装”作业。在公司的中央控制室,记者看到,大屏上显示着危废处理流程中运输通道、破碎系统、回转窑等部位的实时监控,公司高标准建设的危废处理装置实现了从进料到废渣产出十多个工序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运行,同时安装了安全锁链系统,安全设计等级为国内危废处理领域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太仓固废管理与核辐射安全监督站站长高波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7亿元,可处置危险废物16大类、238小类,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通过管道接入原有污水系统处理后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生活污水接管排放至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焚烧过程产生的次生危废炉渣、飞灰、废盐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稳固化处理后,填埋处理。据悉,自投运以来,中蓝环保危废处置装置逐步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补齐了太仓危废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

“我们现在正在建设二期项目,主要是针对处置技术难度大的高氟高氯废液,今后将新增处置能力3500吨/年。”太仓中蓝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祥告诉记者,中蓝环保危废处置项目在危险废物存储上采用先进的无线终端识别扫码,危废出入库完全由链运机、堆垛机自动配合完成,自动化程度高。焚烧炉进料采用先进的破碎+混合+泵送一体式自动进料系统,具有全封闭、无泄漏、高度自动化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危废行业进料过程中的废气外溢等二次污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垃圾“吃干榨尽”,真正做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赢。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姜志刚表示,该项目的运行,彻底解决了产废单位的危废处理需求,接下来,太仓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责任、细化举措,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安排,创新思路做法、用好政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