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

代立

从创业失败到连开三家店,这是怎么做到的?石榴云/新疆日报的一则报道,给出了答案。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大巴扎步行街开展经营的杨润,从初次创业失败到走向成功,一靠系列扶持政策重燃创业热情,二靠社区开设创客空间,为商户培训电商知识,提供免费的直播设备和场地,让他掌握了新本领,瞅准了新商机。由此可见,创业成功不仅需要创业者敢闯敢试敢干的勇气,更需要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积极性,释放创业潜力和动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财富之源。据悉,今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是多年来最高的;高校毕业生1076万,也是历年最高。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无疑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合力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创业渠道,服务创业所需,找准创业密码,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创业维艰,首先要克服“怕”字。敢不敢创业,既要看大学生创业者是否有小马过河的胆识和勇气,也要看一个地方营商环境是否良好,是否具备“活水养鱼”条件。所以,攻克“怕”字关,一方面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创业者“搭台”,通过优化市场环境,提供法治护航,不断夯实配套服务系统支撑,让创业者对市场充满希望和信心,迈出创业第一步;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手段为创业者“兜底”,让初次创业者卸掉包袱,系上“安全绳”。创业失败不可怕,一蹶不振最可怕。当前,各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就包括在解决创业后顾之忧上下功夫,让创业者不因创业失败丧失元气,为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提供必要保障。

创业需要“勇”,需要“谋”,也要有“技”。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仍呈“双低”态势:大学生创业项目不多,创业者能力不够强,创业的企业生命周期短。破解创业中各种“低”的问题,就要找准突破口,提高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质量。就拿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来说,它既体现创业者的素养和能力,也能看出创业环境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联合社会力量,围绕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打造“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新模式,促进创业者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获得新动能,使之适应各个成长阶段的挑战和要求,迈过门槛,闯过难关,“创”出优势,让创业梦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扩大就业,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激励创业,更是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需。新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要让创业者敢想敢干“创”出一片天地,还要夯实创业平台,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这片天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声明: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并未作任何商业用途,旨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如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