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民看到你戴着红袖章,身穿红马甲,才会放心把家庭信息告诉你,一来二去就成了熟悉的老面孔了。做好防疫工作,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家住虹锦湾小区的居民赵阿姨笑着说。连日来,东渚街道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守好基层“最小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四级防控体系,更高效!

东渚街道搭建起“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楼道长—在职党员”的四级防控体系,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民小区为单元,迅速开展“扫楼敲门行动”。

敲门小分队总结出“扫遍楼、敲开门、见到人、问清事”的四步工作法,考虑到不少居民晚上八点后才下班,抢抓晚上的“黄金时间段”,对照人口底册信息开展地毯式扫楼。与此同时,社区办公室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加快线上数据精准录入,形成精准详实的居民信息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动态更新“一楼一档”,组建楼道微信群,建立“日集周联月访”机制。在楼栋设置公告栏,楼道长人员信息上墙,帮助楼道长更及时、更方便的掌握一手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准摸排住户情况,更贴心!

“请出示一下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请问您近期离开过苏州吗?”“有没有接种过疫苗,打了几针?”连日来,扫楼敲门小分队逐户询问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返苏人员,了解居民加强针疫苗的接种情况,确保将最新防疫政策要求传达到每家每户。

对家中无人的住户,采取电话联系、微信群通知、张贴告知函等方式,尽最大可能与居民取得联系,做到重点人员不遗漏、重点信息不漏登。对居家隔离的居民,安装电子智能门磁。一旦开启大门,智能电子门禁管理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防疫管控人员会在手机端收到相关报警信息,及时掌握人员动态。

同时,发挥“街巷长”作用,加强对民宿、小餐饮店、出租房(群租房)的检查力度,确保把社会面传播风险降到最低。科技城、东渚街道组织新到岗的109名专职网格员也参与到“扫楼敲门”行动中来,以“实战演练”的方式,加快网格员对辖区及网格的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道长化身“老娘舅”,更安心!

“我年纪轻可以爬楼,我可以去多层!”24岁张鸿宇是龙昌社区楼道长里的新面孔,了解到社区排摸人手紧缺,他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又在得知社区招募楼道长后主动申请加入,人员排摸、上门巡检、人员追踪等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

72岁的俞根火是龙景社区楼道长里的老管家了,他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章,帮助隔离人员上门封门,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报备,给楼道居民发放出入证。“请问您是从哪里过来的?请配合登记!”当发现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在小区门口徘徊,他立即上前仔细询问情况,查验双码,发现这位居民行程码带星号,马上报备要求其进行居家健康观察。

龙惠社区的楼道长邱大曼是个标准的斜杠青年,集业委会负责人、社区志愿者、楼道长、二胎妈妈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她带领志愿服务小队承担了跑楼、维持秩序、发放出门证、门岗测温查码等多项工作。“小区居民们信任我们这些‘老面孔’,平时在楼道群里也做好宣传,这次上门登记更是为了保证信息准确度,守好社区门。”

爬楼、敲门、询问、登记……楼道长化身“老娘舅”,敲开每家每户的门,更是为了关闭病毒流通的窗。

一声声敲门声,敲出战“疫”最强音。东渚街道将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切实保障辖区居民健康安全,打通守护群众的“最后一米”。(冯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