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浒墅关龙华社区党委、苏钢社区党支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在严把小区进出口“第一道门”基础上,织密社区防控网络,集结党员、居民骨干力量,牢牢守住楼道“第二道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控网络顶层设计

“社区防控更要严上加严,各楼道实行楼道值勤制,严把楼道‘第二道门’,筑牢社区防控的最后一百米。”在龙华苏钢)社区楼道防控工作部署会议上,社区书记朱东敏这样强调道。

据悉,龙华(苏钢)社区依据所辖小区实际情况,分析研判社区防控形势,按小区建立起“社区书记-责任包干区负责人-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楼道微管家、楼道志愿者”的五级防控网络,将管控触角和防控职责进一步向楼道延伸。6个小区、7个网格、61个楼幢、100个单元全部纳入社区防控体系,35名社区工作者下沉小区,100余名党员群众“化身”楼道微管家、楼道志愿者“把守”楼道,全力筑牢疫情防控“楼道关”。

志愿队伍火速集结

楼道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出,社区党员群众迅速响应,火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社区有需要,我随时都能到岗。”“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以前负责保家卫国,现在守护自己的家园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红叶花园一区,社区党员李金鸿和退役军人郑志坚率先“请战”。在他们的带动下,54名党员群众纷纷“出战”,红叶花园一区楼道志愿者队伍在一线“火速”集结完毕。

楼道志愿者们按就近原则及对楼幢居民的熟悉度被科学合理分配至各楼道,在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后,“驻扎”楼道开展志愿服务。“一区10幢房子共12个楼道,每个楼道由4至5名志愿者轮流值勤,这样既保证了楼道时刻有人值守,又填补了志愿者们午餐及休息时间的值勤‘空白’。”志愿团队负责人老郑说道。

最小单元防控更细更实

“你好,你看着挺陌生的,好像不是我们楼幢的居民?”“我是访客,来看下朋友。”“那请你出示下苏康码、行程码及核酸检测报告,并进行访客登记。”看着楼道内出现的陌生身影,峰誉庭2幢的党员楼道长王九妹立刻提高警惕,上前询问,并做出相应处理。

近日,在龙华(苏钢)社区各个小区的楼道内,总能看见身穿红马甲、手戴红袖章的楼道志愿者们坚守在楼道。他们认真核对着居民底册、房屋居住性质,着重加强对进出楼道重点人群的核查登记。查看苏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宣传最新防疫政策,协助社区管理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开展“扫楼敲门”行动……到处都能见到这一抹抹“志愿红”。

“我们努力做实做细最小单元防控,每个楼道都建立了微信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我们会及时在群内反馈,由社区进行跟踪管理。”楼道长王阿姨说道。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阵地。龙华(苏钢)社区将在党建的持续引领下,不断织密社区防控网络,发挥一切可发挥的力量,牢牢守住小区和楼道“两道门”,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护屏障。(吴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