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点上,我们要织密脱贫“防护网”、治理“服务网”、发展“创新网”,全面保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构织脱贫“防护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顺利完成脱贫任务后,如何织密脱贫“防护网”,保障脱贫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过得好”,是托起脱贫群众“满满的幸福”,保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一个不少、一个不掉”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对每一位脱贫群众实行动态监测,实时了解住房条件、家庭收入、子女教育等情况。另一方面要对脱贫群众实施教育帮扶,转变思想“最后一公里”,激发“我要富”的内生动力。

构织治理“服务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当前乡村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广大基层干部要增长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在基层事务中总结工作经验,用心学、下苦功、善借鉴,在治理方式上,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打造乡村治理的“科技牌”。例如,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开设“数字乡村”。打造“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构织发展“创新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柱。尤其是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半篇文章”上,产业创新发展尤其重要。要抓住创新“牛鼻子”,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引进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税收等政策衔接,打造创新生态链。在人才培养上,要打造“带不走”的队伍,积极实施本地人才的科技培训。可以联合科研院所实施教育帮扶,打造一批“接地气”“扎深根”“不跑走”的本土创新人才。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唯有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才能奋力谱写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篇章”!(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