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学飞实现“连续600天户外跑步100个马拉松”。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晋君 通讯员 叶培如)生命不息,运动不止。2022年3月31日,对厦门市第五医院手足外科主任、翔安区铁人三项运动协会顾问、今年65岁的陈学飞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朋友们在他跑步的终点拉起“热烈庆祝铁人陈学飞教授600天不间断户外跑步100个马拉松”横幅,而陈学飞高举双臂、飞身而过。这一刻,陈学飞实现了他“连续600天户外跑步完成100个马拉松”的目标。

这600天里,陈学飞坚持每天早晨5点开跑,配速(每千米所用时间)小于5分30秒,无论是飘着冷雨还是做手术后的彻夜无眠,他从没停顿过一天。陈学飞说:“强身健体让我更有自信了。年龄不是锻炼身体的障碍,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小目标

短跑8公里,持续600天

陈学飞从小就热爱运动,多年来一直坚持锻炼。上大学时的他就参加过马拉松,而且当时他所在的大学校园在海边,所以他还经常参加海上游泳运动。七八年前,他又迷上了骑车运动,每天坚持下来,骑车爬坡的速度如今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2020年8月5日,为庆祝建党百年,陈学飞给自己定下一个“100周跑100个马拉松”的“小目标”。最初,他每天跑完6公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体能还不错,于是改为每天跑8公里,600天跑完。

今年1月至3月的厦门,有时候下起冷雨,早上气温只有3°C-4°C,陈学飞仍然坚持在雨中跑步。春节前一天早上,因为住家附近修路而且天黑了路灯也没亮,陈学飞跑步时不小心踩空,扭伤了右膝盖。“作为骨科医生,我知道自己应该休息,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陈学飞告诉记者,之后一段时间,他每天刚开始跑的时候,受伤的右膝就疼得厉害,强忍着把跑步重心放在左下肢,跑了三四公里后才慢慢适应。陈学飞说:“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我是医生,希望用我的行动号召大家参与运动。”

大智慧

坚持运动提高生命质量

2019年,已到退休年龄的陈学飞响应号召,前往云霄县科技扶贫一年。2020年7月,他回到厦门市第五医院继续工作。目前,他所在科室不少人员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手紧张,陈学飞就住在医院,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作为骨科教授、主任医师,除率领科室开展日常工作外,陈学飞还要完成高强度手术,通宵加班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可就是这样,陈学飞还不忘教导同事,日常要做好防护,坚持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他经常加班后一整晚没有睡觉,早上5点钟又去跑步了。“平时工作忙,只能利用早上跑步。长期坚持锻炼让我的身体素质好,能更好地参与工作。”陈学飞说。

陈学飞还告诉记者,他计划今年年底参加一场铁人三项比赛,比赛内容包括游泳1.5公里、骑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锻炼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定要坚持运动,这样才能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陈学飞就是这样用毅力和执着,鼓励着身边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