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息,4月6日,任正非签发了《<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在这份汇报中,华为提出: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以及促进技术公开,目的还是为了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华为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观,从而树立企业创新发展的形象,帮助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坐拥专利“金山”

根据欧洲专利厅(EPO)的数据,2021年华为以3544件申请专利数量,超越了3439件的三星,排名第一。超过第三名的LG(2422件)1000多件。而在2021年PCT国家专利申请数量排名中,华为以7140件排名第一,领先排名第二的OPPO(2534件)。如此耀眼的成绩,归功于华为每年在研发方面的高投入,十年累计投入的超过8450亿元,即便在营收下滑的2021年,依然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42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利不收费的结果养了白眼狼

说起专利收费,不得不提下高通,高通的专利费一度达到利润的80%以上,魅族的黄章一度不愿意和高通合作,就是在专利费上气不过高通的二次收费。华为虽然在5G、WiFi6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居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却没在专利费上挣过啥钱。但是总是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使用华为的5G专利却不付费,华为一怒之下将其告上法庭。不收费还惹出事,那不如定标准把收费规范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收费更重要的是收费的标准

在签发的会议纪要中,华为阐述了自己对专利使用的理解:为了启迪年轻人能快速入门、进步,也为了公司的商业利益,力求做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在专利收费上,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基准价格,使得产业界能公平合理的使用华为的专利,同时,以华为的专利体量,也必然给其他企业树立了一个标杆,对于规范收取专利费,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贵伤民、米贱伤农”

在专利收费上,“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也不能要得太低,会遏制社会创新,没人愿意再投入”。笔者想到,粮食价格的问题,当粮食价格过高时候,老百姓吃饭的负担就变重;粮食价格过低了,种粮食的农民的收入就变低了,种粮食的积极性就变低了,所谓“米贵伤民、米贱伤农”。专利就是技术发展的“粮食”,专利费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就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入是为了更好的产出

华为现在的业绩确实变差了,可再差也是千亿规模的企业。为什么现在来规范专利费?任正非的话说:以前太忙,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归置归置各方面的事宜,专利费在营收虽然占比不多,但也是一笔收入,作为刚刚授旗的十大军团出征的“粮草”也是好的,再说了,也希望通过专利授权收费能为研发投入“补血”,得到更好的产出。

我们经常讨论说做企业家要有格局,格局,都是由在他所在的高度决定的,一家公司做大之后,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就会变大,就要为同行做表率,为社会做出该有的贡献。(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