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生育二胎的家庭,都期望能够儿女双全,一儿一女刚好凑成一个“好”字。

在主流的思维里,儿女双全就等于人生赢家,既有儿子传承家族香火,又能享受女儿的贴心与孝顺,两全其美,但事实真的这么理想吗?

三个家庭,三种不同结局

儿女双全家庭真就那么幸福吗?未必,不同家庭结果也可能是大不一样的。

家庭A:

Mommy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一对父母控诉亲生女儿拉黑了老两口。老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北京工作,女儿则跟老人住在一起。

后来儿子要结婚,老人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并借了一些钱,给儿子在北京全款买房。借钱给儿子买房后,老人要求女儿帮着一起还债,且将来还要帮老两口养老。

结果,女儿一气之下搬出了父母家,并“拉黑”了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B:

前段时间,二胎妈妈孙俪在网上分享了一段育儿日常,她说儿子等等对她说自己不想做哥哥,想做弟弟或妹妹,因为做哥哥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觉得因为他大,所以让着妹妹是理所当然的,做了好事也不会被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C:

在众多的明星家庭中,Mommy很喜欢吴尊一家,他们一家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画面,让人觉得很温馨。

姐姐neinei和弟弟Max的姐弟情深,简直就是二胎家庭中的模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女双全看上去是美好,但实际上一儿一女的家庭,也可能出现手足不睦、父母与子女反目、赡养矛盾频发等诸多的问题。

没必要纠结于孩子的性别

儿女双全固然是人间喜事,但家庭幸福与否、人生幸福与否,其实跟孩子的性别并无必然关联。

正如家庭A,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一碗水端平,重男轻女,把自己所有的积蓄留给了儿子,却要求女儿一起还债并养老,这事隔谁身上,都无法接受。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女儿即使再孝顺,心里难免也会有怨言。

同理,重女轻男也一样,现在社会上涌现出不少“女儿奴”,面对女儿极尽宠爱,而对儿子却十分严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其实都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轻则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重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决定孩子将来是一个怎样的人的,从来不是性别,而是教育。

一个女儿如果从小被骄纵,那么她长大以后又岂能学会贴心和孝顺?如果一个男孩从小被偏爱和保护,长大之后岂能懂得责任和担当?

过去,性别被人们赋予太多的意义,因此也造成了如今大家对性别的偏见、固有认知。

但我们应该明白,能决定一个家庭幸福指数的,从来不是性别,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担当以及互助互爱。

假如孩子像周秉义、周秉坤一样贴心、孝顺,两个儿子又何妨?

生男生女真的没必要过于纠结,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每个孩子也都应该是在父母的爱与期待下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