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农业国家之一,也是人类最早从事原始农业活动的地区之一。据史学家考证,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一万年。《尚书》 《吕氏春秋》 《管子》等古代先贤典籍都体现了农为国本的农本思想。纵览我国历朝历代,荣辱兴衰、时局嬗变,都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按照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大体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重大主题和主线之一,因此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

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摸清群众的关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党员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推进“三农”问题。党员要在办好实事上面下功夫,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群众反映的大小事宜,用干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把民生文章写深写透。让群众感到满意,放心,暖心。

干部要走访了解,把准群众“急难愁盼”。不到群众的身边去,就看不到真情况、听不到真声音,干部在工作上也就容易失去准头。显然,干部要把群众的工作做好,首先就需要干部主动走访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与破解“三农”难题的过程。全面梳理百年探索形成的发展路径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洞察新发展阶段世情、国情、农情变化,未来继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也可为世界贡献解答“三农”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干部要寻根问底,找准群众“问题症结”。群众的利益无小事,干部在走访的过程中,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也需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要确保问题的真实性,也要善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聚焦三农、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干部要做好群众的工作,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满意事”,不仅要求讲话使命担当,更要真抓真干,在实际的行动上见真章,让群众的问题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看到干部勤政为民的真行动,让党心和民心同频共振。(夏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