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媒声称德国与法国已经计划放弃碳中和目标

近段时间,欧洲国家的日子真不好过,七国拒绝卢布结算,俄罗斯已终止通过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向欧洲运输天然气!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流量降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今价格不断暴涨的能源,外媒声称德国与法国已经计划放弃碳中和目标,反而要大力发展煤炭。

因为目前欧洲地区的天然气价格暴涨270%,很多欧洲民众日常做饭都不敢使用天然气,即便那些敢用天然气做饭的欧洲人,也不敢将火开到最大,所以德法不得不放弃碳中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布局做出一定的调整。

02 碳中和最早提出者——欧盟

受天然气能源制约的欧盟居然计划放弃碳中和目标,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要知道,气候发展权问题最早就是欧盟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将全球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据说欧洲的政府与组织为欧洲碳中和的道路设定了目标、制定了路线、提供了优惠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

紧接着,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签订《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正真始于《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巴黎协定》,主要内容为: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以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每5年审查一次各国对减排的贡献;通过提供气候融资,帮助贫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并改用可再生能源。

《巴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向低碳世界转型的开始,这次会议之后,全球很多国家开始提出自己的中和路线及碳中和目标。

于是就有了2020年中国联合国的双碳承诺,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计划。

03 如果欧盟放弃碳中和,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首先,从欧盟本身出发,欧盟在碳中和领域入局早,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较大,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是全球规模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的碳市场,可供交易的产品种类齐全,包括配额现货及金融衍生品等。

如果真的放弃,相当于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功亏一篑了,这个沉默成本也太大了吧!

再从中国的发展出发,碳中和作为贯穿中国未来整整40年的国策,是解决中国经济整体结构的产业布局问题,我们不光是减排,更多的是做产业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以为,碳中和就是多种树,少开空调少开车,懂得稍微多一点的人,还知道碳中和可以解决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一些依赖,结合十四五规划来看,就是要求我们高质量发展。

能源能够自给自足,不被卡脖子,并且最好可以发展到世界的顶尖水平,同时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力推进新技术、新科学,往高端制造业发展,这才是我国碳中和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