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上午,莲花镇“稻阵插秧趣”比赛文化节在莲花镇莲花村举办。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黄静怡 图/夏海滨)“手拿青秧插满田,低头遍见水中天。抬头伸腰是神仙,退后原来是向前!”这昨日上午同安莲花镇莲花村水田中的热闹景致,来自不同村的选手们卷起裤管、衣袖“撩下去”,比拼传统插秧技能。

昨日上午,莲花镇“稻阵插秧趣”比赛文化节在莲花镇莲花村举办。生机勃勃的秧苗将水田“染”绿,焕发出了一幅不负农时的希望图景。

  村民参与热情高 俯身弯腰忙插秧

和煦的阳光下,农夫、农妇们头戴斗笠,挽起袖子、裤脚,捧着翠绿的秧苗团,跃跃欲试,当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一声锣响,莲花村的水田“沸腾”了,只见他们赤脚站在水稻田中,俯身弯腰“布”下一棵棵嫩绿的幼苗。

“我们队由老中青三代组成,最小的40多,最大的71岁。”后埔村党支部书记叶海防说,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一得知这个比赛,71岁的老将第一时间报名,本来担心他年纪想“劝退”。没想到他态度很坚定,说自己前几天才插了两亩多,肯定没问题。

据介绍,本次共有14支队伍参赛,由莲花村、后埔村、蔗内村、内田村、上陵村、罗溪村、澳溪村等13个村的村民代表队及莲花镇机关干部代表队组成,每支队伍三人。

只见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起苗,有的搬运,有的插秧,彼此配合默契。

记者留意到,现场除了人工插秧,插秧机也同时登场。莲花镇副镇长陈荣祥说,机械化种植效率高,也越来越为村民所接受,适合在平整的大规模的田地推广。

“希望藉此抛砖引玉,调动农户耕作的积极性,也让大家有机会闻闻泥土的芬芳。”据陈荣祥介绍,眼下正是春耕的最佳时节,全镇已完成1500亩的种植,4月底将完成4000余亩的目标。

本次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指导,莲花镇人民政府主办。

 零距离接触农事 体会农耕的艰辛

“这是孙子第一次看插秧,一大早我就带他过来了。”后埔村的叶阿婆忙着拍摄1岁多的孙子看插秧的视频并在朋友圈分享,这才一会儿,就有不少朋友点赞。

活动现场,农田四周站了不少围观大人和小孩,虽然不少从未下过田,但对于这样的场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要注意插秧的深度和密度,不要向下插,而是横着贴,保证秧苗浅插又不漂苗。”作为本次赛事评委,同安区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正高级农艺师叶庆成告诉记者,除了看速度,是否漂苗以及株距是否均匀,都是考量指标。

不一会儿的工夫,一排排嫩绿的秧苗为水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装。后埔村代表队因种得又快又好拔得头筹。

“活动非常接地气,这样零距离接触农事,感觉格外充实。”莲花镇机关干部代表队队长卓逸劲坦言,田里湿滑很难行走,俯身弯腰和村民们一起插秧,切身体会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种粮的艰辛。

农业是根本、是基础,是莲花镇发展、乡村振兴的重头戏。陈荣祥说,今年全镇将建600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并投资1200万元用于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区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也将落户莲花镇,为农户提供稻谷烘干、冷藏等服务,缓解农户晾晒难问题,这有利于调动种粮大户生产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