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2-04-05 21:56·说来话不长开放三胎政策以来,讨论的很多,实施的很少。究其原因,一个是经济压力,一个是生育观念,严格来说,生育观念归根结底还是跟经济脱离不了干系。现在的人更愿意享受生活,不生或少生一个孩子,将节省的时间、金钱等生育成本投放到个人生活,确实自在不少。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提升,推高了人们的感受阈值。习惯了更好的生活,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穿多了阿迪耐克,穿回国产品牌就觉得别扭;喝多了星巴克,就不想喝廉价的速溶咖啡;住惯了五星级酒店,就不会再考虑七天如家……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内心捍卫着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同样地,在孩子的养育上,大家的标准也在提高,吃的穿的,都要好的,带孩子旅游,拓展,见世面,这些都是比过去更高的成本。标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比较出来的,别人怎样,自己也要怎样,许多未必是必需品的东西,因为有了比较,并形成习惯,就变成了心理上的“必需品”,这些东西当中的每一样都构成了人们的观念。近年来,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给不到孩子好的,不如不生。这句带着道德批判属性的话,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乍一看有点道理,毕竟,给不到孩子好的,为什么还要生下他呢?问题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给不到这些好的,难道不能退而求其次,再其次?富人过的生活是生活,穷人过的就不是生活吗?要是每个人都要过好的生活,都要给孩子好的生活,还有人过差的生活吗?诚然,每个人是应该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但这只能作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对他人的评判和要求。现实中和网络上对他人生孩子的批判着实太多了,“越穷越生”、“连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生下来也是做韭菜”之类的言论铺天盖地。如果说生一个无可厚非,那么生多个的道德压力,现在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了。这种道德压力,或许跟实际的经济压力有一定关系,但更来自于浮躁的舆论环境。某网友说,自己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从小住窑洞,缺吃少穿,但他从来没觉得出身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不认为自己不该出生,他觉得拥有生命简直是一件太过幸运的事,并未对世界怀有恶意。哪怕有人看不起自己,他也认为那是别人的问题,而从不认为贫穷的原生家庭带给自己什么不堪。他还认为,那些喊着禁止穷人生育的人,应该尊重他那样愿意获得生命的穷人家孩子,他们有出生、活着以及继续繁衍的权利。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积极正确的的思维导向,非常好。一些口口声声说为了不让孩子受苦而不生的人,或许也只是受个人经历影响所致。不过,他们所认为的受苦,也只是自己所认为的,毕竟每个人对生活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任何人生孩子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没有给予应有的爱和教育,这种情况无论在穷人富人当中都存在。试想,难道因为富人能给孩子富足的生活,即使不管不教也不是问题,反而穷人好好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只是物质生活贫困一点,就要被批判?另一个网友也说起自己的情况。他来自东北,过去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母亲是车间出纳员。父母当年下岗的时候,家里接近一年没吃过肉蛋,最多也就靠豆腐补充一下蛋白质。对于有人说穷人不能着急生孩子,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出生的时候,父母均为二十岁出头,虽然年轻,家里也穷,但父母是用爱呵护着他长大。他认为,穷人早生孩子不代表不会爱孩子,他反而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还非要生下他。对于他说的话,我深以为然,确实,那些“穷人生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的言论可以休矣。真正不负责任的人,从来不是穷人,而是生而不爱的人,生而不养的人。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我们应该对他人抱有更多的理解,莫把我们的标准强加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之一。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态度,在人生路上走出那一抹从容的亮色。-END-

开放三胎政策以来,讨论的很多,实施的很少。

究其原因,一个是经济压力,一个是生育观念,严格来说,生育观念归根结底还是跟经济脱离不了干系。

现在的人更愿意享受生活,不生或少生一个孩子,将节省的时间、金钱等生育成本投放到个人生活,确实自在不少。

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提升,推高了人们的感受阈值。习惯了更好的生活,结果往往是不可逆的。

穿多了阿迪耐克,穿回国产品牌就觉得别扭;喝多了星巴克,就不想喝廉价的速溶咖啡;住惯了五星级酒店,就不会再考虑七天如家……

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内心捍卫着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同样地,在孩子的养育上,大家的标准也在提高,吃的穿的,都要好的,带孩子旅游,拓展,见世面,这些都是比过去更高的成本。

标准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比较出来的,别人怎样,自己也要怎样,许多未必是必需品的东西,因为有了比较,并形成习惯,就变成了心理上的“必需品”,这些东西当中的每一样都构成了人们的观念。

近年来,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给不到孩子好的,不如不生。

这句带着道德批判属性的话,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乍一看有点道理,毕竟,给不到孩子好的,为什么还要生下他呢?

问题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给不到这些好的,难道不能退而求其次,再其次?

富人过的生活是生活,穷人过的就不是生活吗?要是每个人都要过好的生活,都要给孩子好的生活,还有人过差的生活吗?

诚然,每个人是应该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但这只能作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对他人的评判和要求。

现实中和网络上对他人生孩子的批判着实太多了,“越穷越生”、“连自己都养不活还生”、“孩子生下来也是做韭菜”之类的言论铺天盖地。

如果说生一个无可厚非,那么生多个的道德压力,现在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了。这种道德压力,或许跟实际的经济压力有一定关系,但更来自于浮躁的舆论环境。

某网友说,自己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从小住窑洞,缺吃少穿,但他从来没觉得出身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不认为自己不该出生,他觉得拥有生命简直是一件太过幸运的事,并未对世界怀有恶意。

哪怕有人看不起自己,他也认为那是别人的问题,而从不认为贫穷的原生家庭带给自己什么不堪。

他还认为,那些喊着禁止穷人生育的人,应该尊重他那样愿意获得生命的穷人家孩子,他们有出生、活着以及继续繁衍的权利。

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积极正确的的思维导向,非常好。

一些口口声声说为了不让孩子受苦而不生的人,或许也只是受个人经历影响所致。不过,他们所认为的受苦,也只是自己所认为的,毕竟每个人对生活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任何人生孩子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没有给予应有的爱和教育,这种情况无论在穷人富人当中都存在。

试想,难道因为富人能给孩子富足的生活,即使不管不教也不是问题,反而穷人好好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只是物质生活贫困一点,就要被批判?

另一个网友也说起自己的情况。他来自东北,过去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母亲是车间出纳员。父母当年下岗的时候,家里接近一年没吃过肉蛋,最多也就靠豆腐补充一下蛋白质。

对于有人说穷人不能着急生孩子,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出生的时候,父母均为二十岁出头,虽然年轻,家里也穷,但父母是用爱呵护着他长大。

他认为,穷人早生孩子不代表不会爱孩子,他反而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还非要生下他。

对于他说的话,我深以为然,确实,那些“穷人生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的言论可以休矣。

真正不负责任的人,从来不是穷人,而是生而不爱的人,生而不养的人。

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我们应该对他人抱有更多的理解,莫把我们的标准强加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之一。

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保持一种独立思考的态度,在人生路上走出那一抹从容的亮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