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南经:

海外南经》以结匈国为起点,从西南向东南对所经过的地方逐次展开叙述,它位于《南山经》所述地域的南面,大致在今中国的南部,具体位置难以确定。

“海外”中的“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海洋或大海,而是指国土,“海外”就是指古代中国中心区域之外未开化或尚未被人充分了解的极远之地。


白话文:

羿曾与凿齿交战于寿华的原野之上,羿用箭射死了凿齿。交战之地位于昆仑虚的东面。

当时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一说凿齿当时拿着戈。


注释:
  1. 羿:后羿。夏朝有穷氏,善于射箭。
  2. 凿齿: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因牙齿像凿子而得名。
  3. 寿华:一作“畴华”,泽名。
  4. 一曰戈:此句当是后人注解,不是经文。

后羿斩凿齿:

传说尧帝时,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巨大的热量烤干了水泽,烤焦了禾苗,人们苦不堪言。

偏偏地上又出了几个怪兽祸害人类,其中一个就是凿齿。它居住在南方沼泽地带,长着像凿子一样锋利的长牙,常常掠食人类。

帝尧看在眼里,便派手下武艺高强、射技精湛的后羿去射杀这些怪兽,为民除害。

后羿与凿齿在寿华的郊外相遇,经过激烈的搏斗,后羿终于杀死了危害人类的凿齿。


历史文物:

羿是上古的一个英雄式的天神,帝俊赐给他彤弓素矰(zēng)(一种栓丝绳的箭)。

帝俊的这把弓箭是无从寻找了,我们来看看战国时期的箭过把瘾吧,它一样非常精湛和讲究。(如下图)

箭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在古人的进攻、防守甚至是捕猎中,它都起到很大作用。这枚箭矢的箭头与箭杆全由青铜制造;且箭头部分镂空,极其精美。


后羿射日的传说: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空中本来有十个太阳,他们是十兄弟,而且是天帝的儿子。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羲和一起生活在东海边上,她经常将这十兄弟放在东海里洗澡。洗完澡后就让他们栖息在海边的一棵大树上,一个太阳栖息在树梢上,其余九个太阳则栖息在较矮的树枝上。

当黎明来临时,栖息在树梢上的那个太阳便乘坐两轮车穿越天空,把光和热洒遍人间。十个太阳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间一片和谐。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美满而幸福。可是,时间一长,十个太阳就觉得无聊起来,他们顽皮地一起出现在天空中。

这一下,人类和其它生灵就遭了殃:大地被烤焦,河流全部枯竭,很多动物和人类要么被烤死,要么活活渴死。鱼类灭绝之后,潜藏在水中的怪兽便爬上岸,和陆地上的各种猛兽一起袭击人类。人类力量弱小,无法反抗,只能东躲西藏。

世界陷入了危机之中,人们苦苦挣扎,希望上天能降下奇迹。 当时有个年轻英俊的神射手叫后羿,他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于是天帝派他来到凡间帮助人类。 后羿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东海边。

后羿登上海边的一座大山,拉开万斤力的弓弩,搭上千斤重的利箭,瞄准太阳,嗖地一箭射去,一口气射落了九个太阳。 本来后羿最初是打算一口气将十个太阳都射下来的,只是最后发现箭已经射完了,这才留下了一个太阳,也幸亏如此,不然的话,世界又要陷入黑暗之中了。

不过,最后剩下的那个太阳已经吓坏了,从此,它按照后羿的吩咐,每天老老实实地从东方的海边升起,傍晚从西边的山上落下,将温暖带给人间,维系着万物的生存,人们又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个人猜想:

“凿齿”应该是与“帝俊”相对立的部落,他的存在威胁到了“帝俊”,所以帝俊派部下绞杀“凿齿”。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郭璞,注解:“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为名。”。

上述,“凿齿”有可能说的凿了牙齿的人。

历史上‬确实有‬凿齿‬的‬人‬,明打威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这里生活着明打威部落是印尼最后的原始部落,他们喜欢以凿子磨尖利牙来吸引异性。

不过这样的造型,不足以有威胁论。

在上古时期,某些部落喜欢用动物的骨头和牙齿来武装自己,以此来震慑“敌人”。(如下图)

“凿齿”,也许有同样的意志。在“帝俊”时期,大概有三个大部落,分别是“三苗”、“东夷”、“华夏”,其他各小部落若干。

时间穿梭到舜帝、大禹时期,舜帝和大禹统一了三大部落以及共工所在的部落,再回头看看“帝俊”时期,所以部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寿华在昆仑虚东边:

昆仑虚,一说指东海中的方丈山;一说指马来半岛东的昆仑山诸岛。

从理论上来讲昆仑虚,在岐舌国的东边,而岐舌国在越南的东边。

综上,寿华在理论上应该是在中国的南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