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我爸爸花了重金给我买了这台人生中的第一个电脑,那个时代的互联网远没有像今天这样规范,各种各样的花式论坛和网站用中文搜索引擎都能搜到,有的时候还能一键直连,这台电脑不知开启了我多少人生的新大门,陪伴了我多少孤独的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口的大爷不耐烦的打断了我:“25,卖我就拉走。”

我回答道:“这可是我的挚爱亲朋,得加钱。”

过了一会,望着大爷远去的背影,夕阳打在了手上。

30元人民币正暗沉沉的发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本来是想把它留下来的,这是一段旧时光,一个青春的回忆。可惜在数码产品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永恒,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才是常态,这个来自上个时代的产物与当下显得一切都那么格格不入。

属于它的时代就和大爷的青春一样,转身过去了。

一切不变的,只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时代过去总会留下一点点尾声,买电脑时老板送的内存卡+读卡器就让我保留了下来。256MB内存如今看来已然微不足道,USB2.0的传输速度在当下也不值一提。

但它依然能接到最新的电脑上,无论win10还是win11。

得益于USB接口高度通用的设计,20年前的USB2.0-A和20年后的USB3.0-A可以混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一想到作为USB-IF联盟主导的接口,能把USB3.0改名USB3.1再改名USB3.2Gen1就往外送的操作,能有这样的设计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套娃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你也不能否认,虽然USB-A接口没变,但USB传输速度从2.0时代的48Mbps飞涨到3.0时代的5Gbps再跨越到4.0时代的20/40Gbps,20年50倍的增长幅度,比大A持有茅台还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进入USB4时代以后,USB-C已经渐渐成为主流,USB-A显得有点“落寞”,但是得益于USB强大的兼容与转接性,USB-C接口只需要一块拓展坞就可以变身任何接口,包括USB-A。

以我现在使用的绿联USB4扩展坞为例,通过1个USB-C接口就可以转2个USB-C+2个USB-A接口,2个C口还是USB4协议,而A口则是USB3.0协议,在外接USB4接口时既不耽误我用最新的USB4设备,拓展出来的两个USB3.0的A口也可以完美兼容我这块上古内存卡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4个USB接口之外,我买这块绿联USB4扩展坞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它自带了一个HDMI接口,这样我就可以为笔记本外接显示器或者投影仪,跳出小屏幕的瓶颈,享受大屏播放的快感。

亦或者用它作为桥接,浏览我那上古存储里20年前一张只有几十k的照片的尘封数据,就如同旧日天竺葵的呢喃窸窣,回忆瞬间涌上心田。

我并不是恋旧之人,但也难掩思绪上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很喜欢刺猬乐队的一句歌词:“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也许有一天,我现在买的最新款电脑、手机都会被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但我的记忆仍然可以通过拓展坞转接的方式,再保存10年,20年,30年......

可能很多年以后,当我再用绿联拓展坞插入这块远古的U盘,将里面的数据播放到大屏幕前,我一定会想起父亲给我拿回电脑那个遥远的下午。那些如湖水一般清澈的无忧无虑的时光,图片里的人儿,依然还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