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勉县“陕西羽叶报春”,西乡“红白鼯鼠”,镇巴朱鹮,汉中更青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勉县发现濒危植物“陕西羽叶报春”
日前,勉县新铺镇干部彭海龙、王洋在该镇七姊妹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途中,发现濒危百年的陕西羽叶报春。
陕西羽叶报春为现存的濒危珍稀植物之一,曾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已经灭绝的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极其稀少。
1904年,德国植物学家W.Filchner在秦岭南坡发现了一种正在开花的草本植物,便随手采集下来制成标本,并带回了德国。经德国植物分类学家Reinhard Gustav Paul Knuth的研究鉴定,将W.Filchner带回来的这株新物种命名为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它隶属于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株高8-40cm,全株被多细胞柔毛。地上茎短或者近于无,须根少数。叶多枚簇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葶高8-40cm,多数自叶丛中抽出,中空,外被银白色粗腺毛。
“二战”期间,德国存放陕西羽叶报春的标本馆毁于战火,仅剩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幅手绘线稿图。由于陕西羽叶报春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自此之后的近百年间,人们再也未见过这种植物,以致植物学家们一度认为其已经灭绝。直到2006年,湖北人甘啟良才在湖北省竹溪、竹山两县重新发现该种。2015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高级工程师党高弟首次在陕西羽叶报春的模式产地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洋县秧田乡重新发现该种。
近年来,随着秦岭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秦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濒危百年的陕西羽叶报春再次重现,充分印证了秦岭“生物基因库”“动植物王国”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乡将“红白鼯鼠”放归林区
近日,在米仓山保护区境内的骆家坝居民安置区内一只毛色红白相间,体型适中,仿佛精灵一般的可爱动物,正悠闲地在居民安置区内串来串去,这只小动物身长近60厘米,小家伙到处溜达一点儿也不怕人。
接到群众反映以后,西乡县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骆家坝保护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居民安置区现场,并将该动物收治留观。
该动物头颈白色、赤栗色眼眶、经过林业局工作人员确认,这是一只红白鼯鼠,保护站工作人员迅速做好防护措施,对红白鼯鼠进行检查,发现它没有生病或受伤,之后他们把红白鼯鼠放归林区。由于红白鼯鼠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因此它们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巴县境内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眼下,正值春耕的时节,陕西省镇巴县兴隆镇茅坪村庙坝小组村民村民的稻田里飞来几只罕见又漂亮的“大鸟”,它们每天天亮都会飞到水稻田里觅食,村民们劳作时,又会飞到田垄边或站立,或悠闲地散步,或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或者飞到附近的楮河嬉戏,到了傍晚又飞回村庄的灌丛里、树林里休憩。
“大鸟”头和嘴为红色,脖子后面还有一缕白毛,脚部戴有环志。经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专业人士确认:“大鸟”竟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据当地村民介绍说,从去年10月,经常见到4至6只朱鹮成群结对地飞行,在庙坝水稻田里觅食,到了晚上就飞到村庄的树林里,不停地呼叫同伴,待同伴归来,双双栖息在的树林里的大树上。庙坝海拔700米,周围是疏林地带,前面有楮河、水稻田、河滩、池塘等湿地环境地带。
近几年来,随着镇巴县推行林(山)长制,河(湖)长制和巴山生态保护后,镇巴县楮河水域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其丰沛的水生资源及广袤的森林资源为该县生物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各种稀有鸟类源源不断地来此栖息。
截至目前,朱鹮已陆续在镇巴县城周边、兴隆镇、观音镇等地繁衍生息。本次朱鹮在镇巴县境内发现,为镇巴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有力证明。
近日,镇巴县林业局迅速采取相关保护措施,落实监控和保护责任。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保护朱鹮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为朱鹮能在当地繁衍生息提供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