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八百里,处处展红旗。在山东临沂这片红色热土上,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教育与时俱进,红色文化汇入时代浪潮,焕发新的光芒。
学生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广场前参加活动 王凯 摄
红色教育:革命展馆“约会”剧本推理
寻找与革命英雄有关的连环画、分析红色邮局珍藏的信封里的历史线索、学习红色知识并答题……位于临沂市河东区的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推出全省首个以剧本推理、角色扮演为主题的沉浸式红色教育课堂,引得青少年学生竞相参与。
“战斗即将打响,我党地下交通员何三叔究竟把敌人的城防图藏在哪里了呢?请同学们破解密码,找到城防图,帮助我们的部队取得胜利……”听完主持人的规则介绍,由临沂市北京路小学学生组成的6支小队,旋即全情投入到剧本推理中。
学生们正在玩的活动叫作“淬火成钢”,是河东区重点打造的剧本推理项目,采取百分制竞技模式,主要面向10至18岁的青少年群体。
在展馆内的“陈毅旧居”处,每组学生领到装在量杯里的道具小米。他们的任务是一定时间内,将杯子里混合的红豆挑出来。
河东区党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虹说,“分离小米”的游戏环节,创意源自真实历史事件。当年新四军来到沂蒙地区,热心的老百姓送来舍不得吃的小米。来自南方的炊事员不会淘小米,战士们喝粥时老硌牙。后来老百姓教会炊事员如何挑砂石。这个小故事被融入到剧本推理项目中。
“融推理解谜、实践体验、革命故事再现于一体,使青少年在动脑动手、相互协作中接受红色教育。”临沂市河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丁东霞说,河东区融合红色教育与课程教育于一体,基于展馆教学、微电影放映等活动,开发完善了一套青少年红色研学课程体系。
近年来,临沂市依托红色资源,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组织的“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巡讲团”共开展宣讲13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青少年105.8万余人次。先后有上万名“沂蒙小小讲解员”参与到“学党史·颂沂蒙”“红动沂蒙·我心向党”红色宣讲大赛活动中,在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志愿服务:点亮孤困儿童心灯
在临沂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团长徐军的家里,上千封感谢信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橱上。这些信件全部来自临沂当地的孤困儿童。有的孩子还在信中亲切地写道:“感谢我的团长爸爸。”
徐军是临沂市一名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在一次走访中,徐军发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孤困儿童身陷精神困境,或自卑自闭,或厌恶生活,有的甚至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捐钱捐物只能解决物质难题,谁来关心、保护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徐军下定决心解决孤困儿童的心理关怀和健康成长难题。在持续努力下,他与8000多名志愿者一起,走访了临沂12个县区的156个乡镇,最终摸排出临沂全境共计5317名孤困儿童的家庭信息。
自2018年4月服务团正式成立时起,服务团成员便与孤困儿童“一对一”结对,组建“临时家庭”,开展心灵关怀和亲情陪伴服务。100多家爱心企业加入其中。
孤困儿童晨晨刚出生就被遗弃,后被现在的奶奶捡到,当作孙女收养。已经退休的志愿者李双凤负责结对帮扶晨晨。刚开始,晨晨紧闭心扉,闭口不言。李双凤便经常陪晨晨参加服务团组织的各项活动,还鼓励她参加歌唱比赛。慢慢地,晨晨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多年来,该服务团累计组织3000多场集体活动,先后帮助5000多名自卑自闭、孤僻抑郁的儿童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有30多个城市的参观团队来临沂学习经验,进而在当地建立帮扶组织。
聚力公益,老区人民在响应。截至目前,临沂全市有实名注册志愿者近1778354人,志愿服务组织6420个,志愿服务项目23123个。
教师志愿者为孤困儿童辅导功课
沂蒙红商:甘做经济发展“红色引擎”
“沂蒙精神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翔宇集团董事长林凡儒说,红色土地带给他强大力量。
从1986年开小商店起家,到如今拥有6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近百亿元的现代化医药企业,在林凡儒看来,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沂蒙精神的指引。2021年,翔宇集团销售收入逆势上涨,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1998年,翔宇集团成立党支部,后设立党委,目前下设2个二级党委,1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企业打造“红色沂蒙”全产业链党建项目,605名党员奋斗在各自岗位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蓬勃发展。
在临沂,像林凡儒一样的“沂蒙红商”还有很多。在“兵妈妈”朱呈镕创立的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中,有一半员工为退役军人。朱呈镕常年深入边防哨所、海防兵营,鼓励和教育部队官兵安心戍边。她还筹资2000万元建成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馆内展出上百件照片与实物,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朱呈镕也被誉为新时代的“沂蒙红嫂”。
临沂市委书记任刚说,“沂蒙红商”是实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的“领头羊”,已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的“红色引擎”。如今,临沂将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行动,列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突破项目,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共建立党组织2797个。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7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