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吃主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低碳水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我们日常饮食中最大的碳水来源是主食,所以不少人就过度理解,提出“减肥的人不能吃碳水”、“不吃米面对身体更好”的口号,惹得人心惶惶,生怕多吃一口米饭又胖起来。但是低碳水≠无碳水,减肥的人也必须吃主食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约4.34万名30岁至49岁的瑞典女性的饮食习惯,调查时间平均约16年。研究结果发现,那些选择少吃甚至不吃主食的来减肥的女性,摄入蛋白质的量会呈增加趋势,最终提高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1]。

还有科研人员对15428位研究对象进行2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总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平均寿命之间存在U形关联,也就是与中等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50%~55%热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相比,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 40%的热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和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超过70%的热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导致的死亡风险更大[2]。

2.吃饭过快

日本学者耗时5年研究了642名男性和441名女性的进食习惯和他们的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那些进食速度过快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而代谢综合征又可能导致肥胖等疾病。因为吃饭快的人很难意识到已经吃饱了,往往容易进食过量,吃饭快还会让血糖波动幅度增大,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3]。

小百建议:

(1)在选择主食的时候,尽量避免精制主食,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在蒸米饭、做面食时加入一些杂粮、杂面。比如蒸白米饭的时候加入一些黑米、小米、绿豆(需提前泡),做馒头的时候加入玉米面、绿豆面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要完全依靠水果中的碳水代替主食中的碳水,主食不可缺少,即使是减肥期间,也不能不吃主食。实际上,米饭的热量本身并不高,而且,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从小吃白米白面长大,大部分人都没有因此而肥胖,后来我们熬夜、喝奶茶、吃油炸食品,长胖了,却说是因为吃了白米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吃饭时细嚼慢咽,咀嚼的时间久一点,会比较容易吃饱,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肥,获得好的身材;另一方面避免血糖波动过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研究称减少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会提高脑中风和心梗风险[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07):211.

[2]侯威.有节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益身体健康[J].中国食品学报,2018,18(09):326.

[3]吃饭太快或致代谢综合征风险高出5倍[J].中国食品学报,2017,17(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