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读完了20多本书,还有一些读到一半放弃的,或者读到一半还在继续的,但真正能让人有欲望说几句,不多。《棉花帝国》,则是可以说几句的。
这本书全称《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作者斯文•贝克特是哈佛大学的美国历史莱尔德•贝尔教授在去年进入我的视野,但书很厚,为下定决心开读,又磨蹭了一段时间。读完之后,感觉还是值得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棉花历来都是农民生活中一个手工活,正如中国古代农民最理想的生活,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人们种庄稼,也种一点棉花,自己将它们纺成纱线,织成布料,自给自足。但是资本主义的贸易一旦介入,则完全改变了这种格局。
资本看到了棉花背后的利润,于是介入了从棉花种植,到转运,到制作成衣物的全过程。他们将屠杀土著,或者把他们赶到荒芜的西部,买卖黑奴建立棉花种植园,他们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深入亚非地区的农村强买强卖,他们建立了全球化的贸易网络……而这一切,都有国家机器的战争为他们开疆拓土,或者保驾护航,即具有强大侵略本质的,所谓的战争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下的每一朵雪白棉花,都沾满了鲜血。
从理论上来说,奴隶制早就结束了。但是在巨大的利润面前,资本家们毫不犹豫地开始贩卖黑奴,并将他们禁锢在种植园中,为他们种植“白色黄金”的棉花。只要可以做得到,就不会有人去想到人道主义,或者其他什么正当性。资本家们只会通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去强化手中的利益。
所以,当美国爆发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时,除了美国南方的奴隶主们反对,英国法国这些国家也是反对的。因为黑奴被解放了,种植园没有了廉价的劳动力,导致棉花成本上涨。而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各方力量想的不是如何为得到解放的黑奴改善工作、教育、生活等条件,而是在疯狂地采取措施,让黑人们重新禁锢在地里和工厂里劳动,而且没有反抗的途径。
如果不是反抗的力量足够强大,相信不管有没有奴隶制,一切都不会改变。
说到这里,不免想起那部经典的电影《为奴十二载》。就是说一个在北方正常生活的黑人,被人绑架到了南方卖给种植园当奴隶,用了十二年时间,吃尽了人间苦头,终于逃脱的经历。电影里,黑奴们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棉花种植园工作,过着非人的生活。
工人们的每一点利益的获得,几乎都是资本在走投无路时,才作出的无可奈何的退让。即便进入所谓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们依旧通过政治的博弈,来保障自己最大的利益,实在没办法了,才做出一点点退让。从市场开拓,到贸易保护,到对工人的强制管理,莫不如此。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大概算不上惊世名言,因为它不过是最基本的事实和常识。而有卓越见识的马克思把它总结出来了。
我们很自然地明白一个道理,棉花帝国,不过是众多产业中的普通一种,哪一个全球产业的发展,不都经历了几乎相同的道路呢?所以,我们永远要记住的是:资本从无仁慈的时候,除非它走投无路。
这些年,各种“简史”大行其道,比如《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作为非学术研究的普通读者,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实际上可以从更高更远的视野下来了解历史,而且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也比较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