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愿意做“旁观者”,其实我们都不是旁观者。
旁观者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在某种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出手援助的几率与在场旁观的人数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当人们遇到恶性事件或有人遭遇不公时,围观的人越多,大家就越不愿意去出手支援和帮助受害人。
然而别人正在遭受的不幸或不公的情形,一定几率上也会在他日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尤其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事件。所以无论如何,旁观者效应称不上是一个好的现象。正如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面对不公的情形,群体的沉默也是一种罪恶,至少是罪恶的助长剂,助燃剂。
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旁观者”盛行的时代吗?如果吃瓜群众成为了大多数,那么当自己处于某种旋涡之中时,那种对援手的渴望将会变的奢侈,而越是广泛的社会事件,获得这种援手的几率越变得渺茫。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反感甚至恐怖的群体现象呢?旁观者效应的出现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责任分散。责任分散就是当某件事情只由你一个人来做的时候,你的责任感是很强的,你会很积极的去完成它,即便遇到困难你也会想办法解决。但当这件事由一群人来做的时候,这种责任感就被分担了,每个人的责任感就变的很弱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都会退缩。前者是独立承担责任,有很强的意愿去完成它,而后者却是希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自己能轻松一点。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人都负责,人人都无责”,这种心理状态又类似于“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是有责任的” 。
另一个因素是我们渴望服从并遵循他人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从众心理,当大家都沉默时,我们很容易感到自己也没有必要采取任何行动。我们更倾向于寻求其他人,来决定采取怎样的行动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
当你遇到这社会上的恶在进行时,能突破“旁观者心理”的成为了带头人,成为了“英雄”,大多数人无法突破“旁观者心里”,而去采取行动,但至少我们可以在态度和认识上去支援,切莫在心理上存在侥幸,做了静默的大多数,甚至帮助“恶”去寻找开脱的理由,因为越广泛的不幸,某一天可能降临到你头上的几率越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