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地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党员的好作风养成只有经过多次的“高温锻造”,在“严”字中涵养,才能达到纯洁党性、端正作风、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严以修身”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条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摆在首位起基础性作用的便是“修身”,唯有重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便是要求我们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前人的智慧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严以修身”是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之一,因而只有“严以修身”才能真正弘扬中华文化。

严于律己,不因功名利禄而浮躁。功名本无过,但待之当用平常心,求之需走正道。严于律己,不因小事小节而放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中的小事小节决不能等同于普通人。我们如果不能从小的不良嗜好、不良行为方面严于律己,以小为常,积小为大,久而久之恶习难改,很有可能出大问题、栽大跟斗。党员领导干部手握一定的权力,一定要从小事小节上把握住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防微杜渐,谨慎交友,净化生活圈、朋友圈,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守为官之德,走好为官之道。

党员干部个人的作风问题于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而言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作用。没有优秀的修养操守,就不可能有好的作风能力。一名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自警自醒,力戒骄奢,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勤于修身,才能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方能担当起带领干部职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严以修身摆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首要位置,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深刻、行动上自觉。党员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宣传者,更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在政治定力、坚守底线、恪尽职守上作表率,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