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各种自制食品风靡网络,从腌菜、腊肉,到果酒、糕点,再到地方小吃、特产,都能在网上买到。这些自制食品被商家打上“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等标签,赢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自制食品标签缺失、商家无生产经营资质等问题颇为普遍,网售自制食品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即米、面、鲜肉等,不需要进行登记;而只要对农副产品进行了加工(如腌制、炒制等),再拿到网上销售,就必须登记并获得相关许可。然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的对象是电商平台及平台中的经营者,对于非电商平台的网售行为,并不完全适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售自制食品也要立好规矩。有法律人士建议,通过出台司法解释等方式,厘清自制产品的各种概念,建立统一的网售自制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为其划定更加清晰的红线,用更严密的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