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斌透露想要做手机,原因是许多蔚来车主想要一部为蔚来汽车深度定制的一部手机,这让人很容易想起正在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的小米,我们来简单盘点下物联网时代,各家的模式能撑得起他们的野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换机周期变长,现在人越来越不爱换手机了

现在手机的换机周期在变长,除了手机越来越贵,同质化参数、换机给人的新鲜感消失,都是原因。据中信院统计:2022年1到2月,手机销量同比下降了22.6%,2月份更是创下了14个月的最低销量。李斌在此时想做手机,笔者觉得放风的可能性较大,毕竟靠蔚来用户撑起一个手机品牌,还是有难度。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件事:谁能多占领一块“屏幕”,谁就在未来竞争中能多一分胜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模式:围绕APP,扶持生态链

小米在2021年的财报中显示,IoT与生活消费在营收中占比达到25.9%,智能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收入同比增长60%,根据2021年发布的数据,AIoT平台已经连接的IoT设备(非手机、平板、电脑)突破4亿台,拥有超过5件以上产品的用户超过800万,小米自2013年开启了“生态链计划”,到现在生态链企业已经超过400家,为各种场景打造了种类繁多的智能产品。

但是小米的生态链问题也是多多,第一、产品质量方面一直饱受诟病,生态链企业良莠不齐,导致产品的品控很难一致。第二、过多的广告,从电视屏幕到冰箱屏幕,完全无死角的占领。第三、硬件利润低,而毛利过低,IoT商品的毛利率在11%左右,这也导致了像石头科技、华米这样的明星生态链企业开始重点打造自己的品牌,慢慢的离小米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1+8+N,鸿蒙生态系统还有待完善

华为在2019年正式提出了1+8+N战略(1:手机8:车机、耳机、手环/表、平板、大屏、PC、AR/VR、音箱;N:IoT设备),基于鸿蒙系统,海思的芯片来打造的场景化的智能生态,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想做全场景化布局,以手机为核心,多端协同,共建竞争力,这才有了华为说自己不造车之后,还要介入到新能源车的领域,就是想将问界打造成一个车机系统的行业标杆,为以后更多的厂家选择和华为合作奠定基础。

但是随着华为海思的芯片断供,手机出货量锐减,这就对鸿蒙生态的建设非常不利。另外,华为不像小米那样打造生态链,他采取合作模式,开放系统让别的产品接入,周边的N需要能连入鸿蒙系统,这就需要和各家厂家做沟通,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和产品的适配性都是一个考验。开放一个平台很容易,能否与合作伙伴共建智慧的生活场景是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尔:三翼鸟打造差异化场景

还有一个公司叫海尔,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这家老牌的家电巨头也做了转型升级,推出了一个场景化品牌:三翼鸟。三翼鸟做的是场景化,不再是家电上能联网这么简单,它有一个中央设备控制,用来协调普通设备之间的联动,做到深度的全屋定制。核心在于:不同于以手机为核心打造的场景,而是通过智能主机、交互产品、各个子系统搭建等等方式来打造场景。

但是海尔毕竟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他的的互联网基因偏弱,而且海尔自有的产品种类很多,是否都能达到用户想要的标准,还是存疑的,三翼鸟也能接入除海尔外其他品牌,这也考验海尔的智慧架构能否达到深度定制的要求,同时,他的深度定制最佳的选择是从装修的第一步就开始布局,对于改造的成本也偏大一点。对许多想体验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纠结的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联网时代已经来了,智慧生活也走入家庭生活的各种场景,如果是你,你愿意选择那种模式?(柚一)

物联网生活,那种模式比较合适你?华为、小米、海尔:选我、选我

万物互联就是家电联网?华为、小米和海尔打造3种场景,你想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