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来自“抗疫”一线的别样牵挂

一对医疗战线上的小夫妻,丈夫于3月1日驻村博野肩挑“第一书记”, 妻子则于3月31日请战安国为村民做核酸采集——

来自“抗疫”一线的别样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王子夜正在给居民做核酸。

保定晚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敏

丈夫李杰,“80后”,博野县医院ICU护士,3月1日到博野县南小王镇苑郭庄村驻村,肩负起“第一书记”的重任。妻子王子夜,“90后”,博野县医院儿科护士,3月31日深夜11点离家赶往安国,为当地居民做核酸采集。

这对小夫妻,白天忙起来,他们心里只装着工作;夜晚闲下来,又惦记着对方与家人……

“3月1日驻村,驻村后先学习政策和熟悉村里情况。那时十天半个月回一下家,呆上几个小时就又得回村。想不到的是,4月1日我驻村的地方就实施了封控管理。”苑郭庄村有700多人,6个进出村的卡点,李杰每天都要巡查,然后组织村民集体做核酸。而村里有50个人,是需要上门做核酸的。4月13日下午6点,记者和李杰视频联线。身穿红马甲的他刚刚给村民做完核酸回来。“白天工作,晚上开会。每天的工作安排都要细致再细致,保证村民正常生活的同时,还要安抚好每个人的情绪。”

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马益芝95岁,不宜每天外出做核酸;行动不便的郭贯英,也不能外出做核酸;居家隔离的李小田一家,同样出不了门。36岁的李杰便每天骑着电动车,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上门采集。虽然每家相隔距离不远,但这样来来回回跑一圈,差不多将近两个小时。

32岁的王子夜离开家也有半个多月了,在安国,每天的工作是为小区居民做核酸采集。“我和同事们是3月31日晚上11点乘车出发到安国,到后连夜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多。休息了4个多小时后便又投入工作,一直到下午5点才休息。”王子夜说,每天都要为几千名居民做核酸采集,最多的时候一天7000多人,最少也有2000多人。有时候还要上门为居家隔离的居民做核酸。“和我们一起的志愿者也很辛苦,每天也只睡三四个小时。我们去哪儿,他们就开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我们,没人说过累。”

相比前几天的集中核酸采集,现在的王子夜和同事们相对比较轻松。早上5点半吃早餐,6点集合出发,每天采集两个小区。“不论多早多晚,我们都能吃上热乎乎的盒饭。社区工作人员知道我们这些天没吃过水果,特意派人给我们送,真的很感动。”

每天核酸采集,防护措施需要严格执行。采集完一个小区,便换一套新防护服。十几个小时下来,王子夜和同事们脸上勒出深深的口罩印。

疫情期间不出门,李杰驻村的村民们积极配合村里工作。两个微信群,大家需要什么,说句话就能安排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王子夜和同事们坐着小电动车,奔赴小区做核酸采集。

日常生活物资和必备药品不能缺,只要村民提出,李杰就想办法解决。“你看这些药品,胰岛素、降压药、降血脂药等等,大家接龙写好,志愿者再统计,最后我按照列表到药店或县医院去拿,不能耽误。昨天微信群里大家说鸡蛋没有了,志愿者便开始统计,最后我联系了一家养鸡场,900斤鸡蛋今天就送到了。当好联络员,不让村民缺吃少喝,大家才能安心放心。”

工作之余,李杰便和爱人、孩子微信视频。“孩子在姑姥姥家很听话,爱人工作比我忙,所以我就主动联系儿子,被动等媳妇来找我。”李杰边笑边说着。

14日晚上8点,记者和李杰9岁的儿子李天煦微信视频。“我现在每天在姑姥姥家上网课,上午上课下午写作业,然后看电视。和我一起做伴的还有我的朋友,他的爸爸妈妈也都是医务人员,也都没在家,我们一起在姑姥姥家住。”李天煦边说边依偎在54岁姑姥姥王玉珍的身旁。

晚上9时10分,王玉珍将李杰和儿子的微信视频录像发给记者。视频中,李杰和儿子聊着:“看你又胖了,是吧?”“是,我把姑姥姥家都吃穷了,所以胖了。”简短的话语,小天煦却几次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李杰说很快就回,要听话,乖乖的。

晚上10时,记者与王子夜视频联线。“这是我第一次出来,李杰可不是,他去过武汉,到过石家庄藁城。视频也就是想见见面,问问老公吃的什么,干了什么,问问孩子作业什么的。”

对于一直听话懂事的儿子,有件事最让王子夜愧疚。“在我来安国支援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考试得了第一名。为了奖励他,那天晚上我带他到玩具店去买他喜欢的玩具,结果玩具店关门了,本想第二天买,但没想到晚上11点,我就接到命令匆匆离开家,赶往安国。等我回去第一件事就是给他补上这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