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狮山横塘街道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更短的队伍、更快的检测,成了居民们的一致感受。这样有序高效的核酸检测正是无数个为城市而战的“我们”的默默支持、默契配合、静默守护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力采样”的“快手”

上午八点,晋源花园的采样点现场,居民们有序排着队,每隔几秒就能往前挪一步,很快完成了一个个采样。红色帐篷下,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师肖波正在挨个对住户进行采样。他是团队里的“快手”,也是出色的“接力选手”。采集咽拭子,保留样本,密封……动作一气呵成,娴熟又利落。2月以来,肖波几乎从不缺席,只要时间上安排得上,他总是想尽办法来现场帮忙采样。由于在学校担任行政工作,常常会有线上工作会议,为此,他有时还会和人“接力采样”——8点还在采样,9点已经无缝切换成居家办公模式。

“对于我们医护工作者来说,这些并不算什么,我相信我们齐心协力,终将战胜疫情。”

完成了19场核酸检测

“我女儿牙痛还有点发热,要不要去医院啊?”在馨泰花苑核酸采样点的现场,张玉耐心地向居民提供就医建议,说完,又看了下手里的数据,到采样台进行样本的转运。

张玉是明基医院的护理部督导,也是馨泰花苑核酸采样点的点位长,2月以来,她已经在这里参加了19场核酸检测,包括此前小区被划为管控区期间强度极大的10场。

安排点位人员、提前清点物资、整理采集样本、部署消毒工作......每次有采样任务,她都要全力确保当天核酸检测现场有条不紊。她每天的通话记录里,不是医院同仁,就是社区工作者,每次的谈话内容也都是采样工作,她爱人的电话反而常常显示“未接”。对家里人来说,她就像“消失”了一样,即使通上了电话也是简单问候几句。而如今,除了社区采样点,她还要奔赴在学校、集宿区等采样点,她知道,还有千千万万个伙伴和她一样,舍小家为大家,而正因为一句“你来保护大家,我来守护小家”的承诺,让他们直面疫情,无畏前行。

就算请假也要上一线帮忙

“没事,我请个假就来报到,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谈到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张永鹏总是抑制不住地激动。张永鹏是吴中区一家激光喷码设备公司的工程师,家住金色家园。苏州本轮疫情以来,他第一时间报名志愿服务,从秩序维护到采样台助手,再到物资转运、帮助医院检验科收集样本,张永鹏几乎参与了核酸采样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能给核酸检测工作带去帮助,他甚至请假参加志愿服务。“最近公司订单少,我提前忙完工作上的事,就早点下班过来,能帮上一点是一点。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都非常不容易。”

退役军人展现军人本色

金巧群是一名“80后”党员,也是转业就职于横山公园管理处的退役军人。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加入到青春社区疫情防控行动支部,披上“红衣战甲”,在一线攻坚、一线示范,将疫情防控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

除了开展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他在休息间隙协还助物业人员搭建雨棚、医护休息区、排布隔离带,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有力有序开展默默做出贡献。

他知道,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虽然如今戎装不再,但使命常在。而还有许多的退役军人,也和他一样,在不同的采样点做着不同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使命担当。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陪我们一起走过了寒风暴雨、似火骄阳,他们一次次地完善细节方案,让采样速度更高效、更给力。(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