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五年前行路,幸福绥德写辉煌。

展望未来更可期,再绘蓝图踏征程。

过去五年,绥德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谋发展、促脱贫,兴产业、抓项目,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守底线,致力推进让绥德人民幸福的各项事业,在广袤的名州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五年,绥德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新时代“三个绥德”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绥德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过去五年步履铿锵踏歌行

这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过去五年,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绥德县乘风破浪、勇立潮头,谱写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五年来,该县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9.3%。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6亿元,162个项目建成投用。招商引资61个项目,引资额245.08亿元,到位资金81.92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省县域经济GDP排名创历史最好水平,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试点县。

五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成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5.8亿元,实施项目4.8万个,10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郝家桥村、义合镇党委分别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五年来,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创建省市县三级农业园区108个、农业特色品牌26个,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农业总产值均创新高。加快产业创新园区转型升级,石雕、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园区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特色专业园区,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引进培育25家网络货运企业,实现营收254.8亿元,成为全省首批网络货运试点县。

五年来,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完成西过境线、242城区过境线和绥延高速等一批重点道路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超2060公里。建成投用石家沟水库、玉家沟渗水廊道井等一批市政工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恢复重建、万丰市场改造等灾后重建项目26个。新建各类住房9059套,新增住宅面积101万平方米,打造城东综合性新区,县城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4.45%。创成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副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五年来,人民生活迈向幸福美好。始终将财政收入的80%用于民生,民生类支出达169.7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814个,新增城镇就业130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4.3%以内。新改建校舍面积17.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8670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验收,“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完成县医院综合楼、疾控中心和各镇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患者县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实现统一,参保率为98.28%,低保、特困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新建区域敬老院3所、幸福院174所,可服务群众3600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未来五年破茧成蝶谋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绥德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全县的发展格局。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项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城镇带动”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创新驱动、治理推动、人才振兴”为发展动力,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努力把绥德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强县、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县、西北现代物流新高地、榆林副中心城市,推动新时代“三个绥德”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绥德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这是一张鼓舞人心的蓝图,激励全县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如何围绕已经擘画的蓝图,让全县经济社会破茧成蝶迅速腾飞呢?绥德县将全力以赴谋求发展——

建成全国文化强县。深挖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五乡”文化资源,提质增效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完善古城景区配套设施,推动文旅产业市场化、实体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一心五片多点”文旅产业布局。串联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旅游带,力争纳入全省万亿级文化和旅游产业样板县,让文旅产业成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建成全国红色教育基地。统筹政治教育功能和红色旅游发展,拓展“西北革命策源地”“革命英才的摇篮”等红色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高“一馆五址”运营水平,探索集红色教育、文化民俗旅游为一体的教育研学精品课程、线路、景点,形成红色教育产业链条,做强红色教育品牌。

建成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县。坚持绿色增效发展,推进“两带两区”农业布局、“4+X”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构建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石雕、镁合金、中药材、农产品加工向中高端、低碳化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推进沿黄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廊道构建、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工程,打造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典范。

建成西北现代物流新高地。紧抓物流企业转型智慧物流、数字经济转向产业驱动发展机遇,以刘家湾片区、绥北物流中心、三十寨至四十里铺物流产业带升级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网络货运、公铁联运及后市场产运销一体化发展,打造集汽车商贸、物流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建设榆林乃至晋陕宁蒙交界地区物流中枢。

建成榆林副中心城市。围绕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坚持“东优西枢、南北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布局,推动北部片区绥米一体化联动发展,优化调整城东新区产城绿融合发展格局,调控拓展城南上郡新区15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城西片区高铁新城和商业服务功能区,进一步增强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力争实现撤县设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