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4月18日《姑苏晚报》A06版

家里物料用起来、爸妈心态静下来……疫情期间孩子作业有点不一样——

居家作业可以这样玩!

黑板变“平板”,广大师生居家期间“停课不停学”。眼下,苏城的学生、老师、家长纷纷“认领”不同“作业”,三位一体共同高质量完成线上教育教学目标。

发散思维、拥抱科学,就地取材更有创意

学生居家,手头缺乏“规范”学具,但生活万物均可被灵活运用起来。为上好《认识钟表》这节课,吴中区尹山湖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设计了一项动手练习,鼓励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家庭物料,用网课知识设计制作活动钟面。餐盘、快递盒、泥塑,在孩子们的巧手下一一成为形态各异的“钟面”。老师们认为,这既加深了学生对“钟”的认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了“学具”,后续“认识时间”的课程推进将更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家庭物料,用网课知识设计制作形态各异的钟面。

学校操场计划建设一座塔台,如何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顶端承重、抗风抗震和美观?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六年级同学管宁充分利用网课学到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设计了“叠加”款塔台,集耐用美观于一体。完成后,他又通过压力测试,对模型展开实用性评估和优化改进,表现出“小小工程师”较强的科学素养。

生活处处有新知。居家期间,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的“项目化学习研究”更鼓励同学们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运用多组参照物长度与影长的比值,李筱芮同学准确地测出自家门口大树的高度,并形成专业实验报告在班级内分享。“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她认为,探究作业让她体会到数学有趣又实用。

云上一起读、线下一起练,大家“动脑又动体”

每天忙着与同学们相聚“云端”,老师们也只能长时间做“居里夫人”“居里先生”。今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也是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的第九个阅读节。集英书会、书韵飘香社、知行书会……这些弥漫着温情和诗意的读书会,正是北小老师们在课余多读书、读好书的自发“作业”。通过读书,老师们在“云端”分享《教育的情调》、探讨《老师如何成就学生》、琢磨《教师的语言力》。

“我会给同学们读我的读书笔记、随笔,带领他们走进阅读的世界;一起布置‘云课堂阅读角’,形成阅读的氛围。”该校德育处副主任朱婷婷是一位语文老师,她认为,学生很容易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如果老师们自己就有常读书的好习惯,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结合去年曾在外省市挂职交流的经验,她计划复学后,要以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为抓手,助推学校图书馆功能完善,吸引孩子们前往,从书籍中汲取更多成长养分。

跑酷(Parkour)是一项风靡全球的时尚运动,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运动者依靠自身体能,快速、有效、安全地驾驭自身进行运动。“这不仅可以帮助我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我的身体敏捷度、反应力,帮助我提升学习效率。”“跑酷”爱好者、苏州外国语学校吴中校区初一同学宋泽坤在完成日常学习后,在小区、户外公园等地进行技巧运动、越野骑行。他还发挥自己熟练操控无人机的能力,自行拍、剪“跑酷大片”,化身“运动博主”,成为师生圈里的“小网红”。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练。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的体育教师们先后“云教研”、设计了一系列徒手体育训练课程。前四期课“打基础”,增强孩子的身体核心力量、腿部力量及身体柔韧性。此后,“云训练”升级。作为江苏省体育(武术太极拳)特色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又结合学校特色,陆续推出了武术操“旭日东升”、自编太极扇“扇武飞扬”等特色体育课程。所有课程以动图和视频形式推送给学生,老师再根据学生们的视频反馈及时点评。

“这是一个先期试验。”该校教导处副主任陶丽娟介绍,复学后,学校将推广“扇武飞扬”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她认为,这样既能够保证体系化的体育学习不间断,也能促进老师们更专精教研,推动学校体育特色的发展。“太极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养成终身、随时锻炼的好习惯。”陶丽娟对此满怀期待。

转变思维、减轻压力,家长只要“60分”

“真正尊重孩子,才能发掘孩子的天赋。同时,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教养。”4月9日,在参加完文征明实验小学第七节家长心理辅导“云课堂”后,二年级同学张宗辰的妈妈由衷地认为,家长时常会以自己的意愿“鸡娃”,反而导致自己和孩子双双承受压力,“值得我好好反思”。

线上课堂中,学生专注度不高、老师约束力不足等客观问题让家长们颇为忧虑,甚至部分家庭因此亲子关系趋紧。今年2月底,文征明实验小学决定组织开展系列讲座,布置思考式“家庭作业”,引导家长正确调整疫情下的教育心态。“转化焦虑,建设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平衡规划孩子线上学习和线下兴趣活动的劳逸结合”等话题引来家长们的强烈反响。学校仅有800名在校生,但最多时,心理辅导“云课堂”竟有2000余人同时在线“听课”。

“家长情绪平和,孩子安定三分。”苏州大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莫凡认为,“60分”家长可能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课后作业”中,她建议,家长可以从关爱自己、相信自己、适当脱离孩子入手,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拒绝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家长要努力识别、向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的同理心,共同行动寻找情绪根源并加以改善。

“很多学生家长是年轻的80后、90后,自己也在摸索中前行。”江苏省特级教师、文征明实验小学校长陈跃红认为,教育方法应伴随孩子成长有所选择、调整。借助“网课”输送科学的教育观、育儿观和心理知识,有利于家长“少走弯路”,更好地应对、解决在居家学习乃至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