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和小朋友去了一趟纪晓岚故居,故居门前的紫藤已经开花了。历经200多年的古藤,今天依然迎风飘扬,嗅到春天的味道,发新芽,开花,让曾经几次易主的屋子,依然有人记得它的主人大才子纪昀。
关于纪晓岚的影视剧很多。相信很多人认识他是通过影视剧。一代风流的大才子,曾经被贬到新疆。
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一时风气。很多文人锒铛入狱,最有名的笑话当属,清风不识字,随便乱翻书。曾经的解释是说,大清朝不识字,只是盲目地翻书。其实满人入关之后,一方面大肆地打压明朝遗留下来的文脉,一方面有开出各种优待的条件,吸引人才。清朝的统治者,为了证明他们的文化程度,更是严格要求皇子,每天卯时起床读书,每天至少写150个软笔字。一年之中,也只休息两三天的时间。
纪晓岚作为乾隆时期的一个汉人,能够被委以重任,编撰《四库全书》,其才华,其文章都是出类拔萃。
不过对于这一部皇皇巨著,由于当时的满清政府处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选取善本尽量用的是粗制滥造的善本,因为粗制乱造,其内容多有遗矢或者有改动,或者抄写错误。这些问题在编写过程中都是忽略不记。当然,收到好的善本,也会被满清统治者,下令销毁。
最后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一部《四部全书》,其实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当然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一部经史子集全的书,也是一件幸事。当然还有很多好的内容,《四库全书》没有收入,那部分数,或者散失在海外,或者流落到民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流落到海外的一些书籍,最近这些年,国家也是陆续重新引进。
虽然纪晓岚故居,里面陈设的物品,有一部分是纪家后人所捐赠。然而还是因为年代久远,只是一个遗址而已。好在纪晓岚当年亲手所植的紫藤依然枝繁叶茂,老树新枝不断地绵延。
不过门口紫藤的确很适合户外写生。
故居中的书店,出售着缩减版的《四库全书》,是当代中小学必备书籍之一。我随意地翻看了一部分,店员不断地说,以后高考要考的,买一套让小朋友看。
其实,我一直都希望小孩子多读点经典。
整个展厅,挂了大幅的生平介绍。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喜欢故居中挂满图文版的主人生前各种介绍,尤其用很高很长的篇幅来展示。太高了看不清楚,只能断章取义地看到中间一部分。
对于曾经的主人,如果还有一点气息所在,那就是院子中的那颗海棠树。树下设立的铜像,应该为年轻时的纪昀,抚琴的文鸾。纪晓岚梦到此人,又写了一首《海棠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一怅然。宛似为斯人照也。
年少时的玩伴,少年时的初恋,可惜无缘携手共度余生。老年依稀还能梦见此人,痴心不变,只怨缘分浅。
现如今,很多人开始从经典中追寻人生的奥妙,用经典来诠释生命。经过千年的经典,盛名不衰,必有其绵延流传下来的力量。
当年参与编撰四库的人员,只有纪晓岚一人能够善终,也是人生一件幸事,也说明了他的才华和机敏,乾隆当年发起的文字狱,其余的参与编修四库的人员不得善终。
亦如《阅微草堂笔记》的序言所写:“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社酒社,夸名士风流 。是以退食之余,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