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踏卷寻芳——解构《肤公雅奏图诗画卷》展”在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览由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主办,获得了广东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除了明代画作《肤公雅奏图诗画卷》外,本次展览还有展品百余件。

通过本次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到晚明广东士人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以及他们对袁崇焕不畏艰难、北上抗辽、励志守土的崇敬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辞乡北上、督师蓟辽”,主要是向观众介绍了《肤公雅奏图诗画卷》的时代背景以及这幅画卷背后的故事。第二部分“名士雅集、诃林饯别”为广东文人在光孝寺雅集送别袁崇焕的内容。第三部分“明季忠义、粤中诸子 ”详细地介绍了为肤公雅奏图提诗的诸子生平。而第四部分“是卷辗转、后世流芳 ”着重介绍了《肤公雅奏图诗书画卷》辗转流传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肤公雅奏图》是晚明时期广东诸位诗人名士为送别袁崇焕所作,它被誉为“粤中书画剧迹”,具有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作为一副典型的明代江岸送别图,《肤公雅奏图》画风清雅,意境辽阔悠远。

画卷上,滔滔江边,几帆扁舟,远处群山巍峨,岸边老庾挥手,童子讚角,依依惜别之意尽显。

画卷后为粤中诸子的提诗,诸子书法风格迥异,隶书、楷书,行草不拘一格,诗文中皆寄托了诸子众人对袁崇焕早日复辽、凯旋而归的殷切厚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肤公雅奏图》诗书画长卷带我们进入到清幽淡雅却又开放包容的晚明。崇祯元年(1628),袁崇焕被朝廷起用,第二次督师辽东。在临别广东之际,粤中名士在光孝寺为他送行。期间赵焞夫绘《江岸送别图》,陈子壮等十九子题诗,遂成《肤公雅奏图》。榜书“肤公雅奏”四字,语出《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公”,意为大功极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雅集饯别,一卷诗书画,从中窥见的是晚明时期群芳荟萃的岭南风韵。在诗画卷中题诗的共有十九位诗人,位列第一的是陈子壮。陈子壮与袁崇焕同榜进士,且高中探花,曾官至礼部尚书,天启年间因弹劾魏忠贤被削职,回到广州后重新组建南园诗社。明亡后,陈子壮抗清殉节,卒谥“文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位题诗的是梁国栋,梁国栋的官职仅是彭泽县令,但他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其余题诗的人中,有粤籍缙绅生衿,有当地名流雅士,有袁督师帐前幕僚,有光孝寺禅法高僧,诸子名家,汇聚诃林,他们以诗画称著,以琴技闻名,以佛法留芳,外延虽不同,可却都深藏着拳拳赤子之心,爱国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该卷初为袁崇焕带去辽东,流失许久后于清末光绪年间重见于世,先为官员王鹏运收藏,后画卷转为江瀚、伦明收藏并题跋。伦明之后,原图辗转马氏媚秋堂、澳门何贤收藏,后流落香港,最后由罗孚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藏品《肤公雅奏图》外,本次展览中还展出了明代兵器、玉器、陶瓷器、书画等百余件文物,其中,有17件文物来自广东省博物馆,不少袁崇焕纪念园馆藏文物是首次公开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为了筹备“踏卷寻芳——解构《肤公雅奏图诗画卷》展”,袁崇焕纪念园收集多方相关史料、联系广东省博物馆商讨办展事项,历经一年时间筹划,最终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考究严谨、文献资料、藏品丰富的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踏卷寻芳,历代岭南士人们对袁崇焕的推崇、爱国意志的传递,对当今的我们有着非凡的意义。

文稿:顾家莹

图片:马丽纯、朱彩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