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一家体育机构CIES报告,全球132个顶级或次级联赛中的55865名球员,日本世界排名列第九、亚洲第一,达到1047名球员。足球王国——巴西球员数为2742名,仍然位居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顶级或次级联赛球员数量

从数据来看,日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亚洲范围内输出最多职业球员的国家,1047名球员也只比足球强国德国少了不到50名,甚至多于荷兰这样的传统足球强国。

此次排名前50名并未看到中国的身影。根据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最新排名显示,中超位列39位,球员数据应该囊括在132个顶级联赛中。一支球队按26名球员计算,中国球员数为416名,如果除去外援将不足400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磊是五大联赛独苗

无青训不职业,正是因为日本大力推行的是类似于“全民健身”式的校园足球模式+职业化球队梯队建设的双轨模式。这种模式,拥有庞大的足球人口基数,拥有层级分明的体系,用人数堆积起一层层的金字塔,让金字塔的塔尖更高,而不是让塔尖的人数更多。

因此,有些球迷朋友或许会认为,很多日本学生在毕业后,会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每年从高中足球体系中,直接晋升J联赛的球员,大多都在20人以下,其实人数很少。而J联赛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在日本才被成为“精英青训体系”。

这个体系有多残酷呢?每年,进入日本职业俱乐部U12梯队训练的小球员确实很多,人数多的球队有上千人,人数少的也有几百人。球员以走读的方式跟随球队训练、感受职业足球氛围。不过,当进入U15时,球员数量会被精简到250人,到了U18时,就只剩30人的编制了。可见,这条道路竞争有多么的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的青训体系成就了日本足球的强大

绝大部分日本足球青训的精英球员大都在职业俱乐部的各级梯队里,在日本高中生的队伍中,能够成为职业球员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当然,校园足球的作用也很明显,就是避免在球员小时候因特点没有完全显现,被选拔的教练看走了眼,导致过早夭折。

校园包括大学校园(大学毕业优秀者亦可入签J职业俱乐部)成为类似“败者复活”的特殊途径,长友佑都、本田圭佑等在俱乐部青训梯队遭遇挫折的日本球星,后来正是仰赖于此脱颖而出,实现了职业球员之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田圭佑和柴崎岳都是出自校园足球

在日本足球“精英系统”中被淘汰的小球员,他们的足球之路并没有因此结束,而是在校园足球中继续成长。全日本众多的普通学校,存在大量的足球社团,并配备拥有C级教练资格证的老师。

每天放学之后,不想放弃足球梦想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怀抱着足球装备、沐浴着夕阳,兴高采烈的开始他们的训练。

日本足球灌输给孩子最重要的理念是运动快乐,在日本,足球是堂人生启蒙课,孩子踢球和上课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生活方式,也是教育方式。

家长送孩子去踢足球并不是希望他们成为球星,而是让他从小学习怎么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养成团队意识和坚韧的品质。

说起日本足球,不得不提起他们的足坛教父——川渊三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渊三郎为日本足球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孩子们通过踢球锻炼身体,是日本足协的社会责任。”

“通过踢球提高青少年的运动能力,让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效果立竿见影。”

“日本足球有多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渠道非常多样。”

“是孩子们的梦想,‘迫使’日本足球变得更加强大。”

“一般来说,没有必要从一个团队的角度来给14岁以下的孩子传授进攻或者防守,这时候基本上都应该是个人技术的练习。而对于U14的孩子,就要慢慢让他们建立起作为一个团队拼搏的足球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一个选手真正开始成长的萌芽时期。教练这个时候必须意识到要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大的成长。” —— 川渊三郎

“打磨技术”也正是王之者一直秉持的理念。

周末了,放下课本,穿上球鞋,带上足球,奔跑吧少年!再过十年,也好让我们缩短与世界足球强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