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杭州有个白秀才,有一次进京赶考,因贪图赶路而错过了落脚之地。

当时天色已至薄暮,他独自行走在一个空旷的山谷,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看着天色越来越晚,他的心里也越来越急躁。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树林深处不时传来阵阵兽叫,令人心惊胆战。

正在此时,白秀才突然看到不远处有灯火闪现,他心中一喜,直奔那里而去。

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气派的大宅院,宅子很新,像是刚建成不久,门口挂着两只大红灯笼,院子里面人声鼎沸,划拳喝酒的声音不绝于耳,像是在办什么喜事。

白秀才很高兴,急忙去叩门,想着在这里借宿一晚。

不多时,有个仆人模样的男子来开门,他见了白秀才仿佛感到很惊奇,开口问道:“公子从何而来?”

白秀才施礼道:“我是一介书生,因为着急赶路而错过了投宿之地,可否在贵府借宿一晚?”

仆人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我不能做主,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我进去禀报一下主人。”

白秀才急忙道谢道:“那就有劳您了!”

很快,仆人又回来了,他对白秀才说道:“主人有请,跟我来吧!”

白秀才再次道了声谢,跟着仆人走了进去。

来到院中,白秀才看到这里挂满了灯笼,院子很大,房屋也很高大,装修华丽,一看就不像是普通的人家。

只见院中摆了七八桌酒席,桌子面前坐满了人。喝酒的人们看到白秀才后都很惊奇,不再高声谈话,而是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正在此时,有个老者从屋中走出来。仆人说道:“这位就是我家主人赵公。”

白秀才见这位赵公有七八十岁的年纪,须发斑白却神采奕奕,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脸上带着微笑迎面走来。

赵公见了白秀才很是热情,询问了他的身世,白秀才也一一作答,并透露出自己想要借宿的想法。

得知白秀才是个书生后赵公对他更加恭敬了,急忙请他落座,说道:“你先吃点喝点,一会儿我给你安排休息的地方,这些都是小事。”

白秀才入座后赵公向那些喝酒的人摆了摆手,说道:“继续,继续,陪好这位刚来的客人。”

在座的人见状也都热情起来,频频向白秀才敬酒,让他多吃菜。

白秀才赶了一天路早已饥肠辘辘,不再推辞,开始吃喝起来。可是眼前的酒菜虽然看上去十分精致,但是吃在口中却索然无味,而且菜都是凉的,酒喝起来也像是白水一般,一点儿酒劲儿都没有,这令他十分纳闷。

这时赵公又走了过来,他笑着问白秀才:“公子是个书生,读书多,见多识广,您看我这新宅子建得怎么样?”

白秀才急忙站起身,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座新宅子,宅子建得很好,但是不知怎么回事,就是感觉有些怪怪的,这里的东西都很死板,毫无生气,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

出于礼貌,他只好应承道:“这宅子建得绝对算得上是极品,巧夺天工、宏伟雄壮,即便是王府大院也不过如此吧!”

赵公听了十分高兴,拱手说道:“过奖了,过奖了!”

这时,喝酒的人们也纷纷站起来拱手向赵公道贺:“这多亏了赵公教子有方,赵公子又很孝顺,为你建了这么好的房子,实在是羡煞旁人啊!”说完大家又来向赵公敬酒道喜。

待到夜深了,众人纷纷离去,赵公为白秀才安排了一间厢房来休息。

白秀才早就累了,刚躺下没多久便睡着了,只是这一夜他感觉非常冷,即便是盖着厚厚的被子也无济于事,被子和床都感觉不到有温度。

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白秀才突然被人推醒,睁眼一看,天已经大亮了,环顾四周,自己并没有睡在房间里,而是睡在了地面上。

他的眼前站着一个路人,路人问他:“你怎么睡在了这里?”

白秀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揉着眼睛说道:“不对啊,我昨天是在赵公的新宅子里睡的啊!”

路人听了大吃一惊,说道:“你不要乱讲了,本地根本没有人新建宅子,你说的赵公本地只有一个,只不过他在不久前就已经去世了,现在就埋在你的身后!”

白秀才转身一看,身后果然有一座新坟,坟前立了一个墓碑,墓碑上是一个姓李的人名。

此刻,他才感觉头皮发麻、双腿发软,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是遇见鬼了?”

路人说道:“你说的那个新宅子不是人住的,是他的儿子给他烧的灵房阴宅,好在赵公生前是个心善之人,并未加害于你。”

白秀才见坟前果然有一堆烧剩下的灰烬,应该就是烧纸房子的时候留下的。他在坟前叩拜了一番,这才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