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本强 图/彭新霖

主题词:工业绿色制造 现状及趋势 战略布局 创新实践 政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囯际上百年变局的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乌克兰局势的影响,国内市场存在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尤其是今年受新一轮疫情蔓延等影响,加大了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滞阻预期和实际运营难度,形势较为严峻。

但我们必须厘清发展现状,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业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70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自力更生,建成了全球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世行数据,2010年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在世界产业链的市场分工中,属于中国的环节是制造业,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极大的产业,再加上利用效率低,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快。

2012年数据显示,中国三大产业中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但其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以上,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单位产值伴随的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0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中国与英法韩同处第三方阵,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4%,超额完成节能减排预定目标任务。

2020年我国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完成384255亿元,增长2.6%,占全国101.6万亿GDP的37.8%,产值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17%,但单位产品能耗仍然是世界平均能耗水平的1.4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1倍,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表明目前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尚不完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虹吸双重挤压,所以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王本强 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