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0日拿到手中的酱香鸭,生产日期是4月11日的;显示4月13日生产的“叫花鸡”,实际生产日期为去年8月31日,已过保质期;没拿到龙口粉丝,却收到了龙仁粉丝……

这两天,有市民反映分发到家的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在今天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近期的监管工作中,包括受理的投诉举报,的确发现有部分免费发放的保供物资,主要是生鲜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对于疫情期间相关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果市民发现这类问题,欢迎大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反映问题,监督举报。

4月10日发放的物资,生产日期是4月11日

4月17日,家住普陀区桃浦镇的居民陈先生收到了政府第二批保供物资,其中有一款中华老字号三珍斋的“三珍叫花鸡”的即食产品,但是当陈先生打开包装,就发现味道有些奇怪,怀疑有变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先生随即在包装背面右下角扫描“浙食链”二维码,发现这款产品的生产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保质期为6个月,也就是说,这款产品应该在2022年2月31日就已经过期。然而,在产品包装上,陈先生却发现了十分“新鲜”的生产日期:2022年4月14日,这个日期离他拿到产品只有三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陈先生所在的小区群里有人反映吃完后“老人和孩子拉肚子”等。今天早上,桃浦镇多个居委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4月20日23:30左右接到个别居民反映发放的生活物资中熟食制品可能存在问题。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维护广大居民们身体健康,第三批发放的生活物资中的叫花鸡、狮子头、酱鸭等熟食制品请立即停止食用”。根据通知,相关居委、街镇已将相关情况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映,待相关部门核查食品安全情况后另行通知。

虹口区伊敏河路99弄复城国际住宅区居民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该居民称,今年4月10日,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街道运二居委向该住宅区全体居民发放“虹口区政府爱心大礼包” ,小区多名居民反映食用熟食酱鸭后,发生胃绞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居民发现,由衢州市吕百味食用有限公司供货的“吕百味”衢州特色酱香鸭,生产日期为 2022 年4月2日,但外包装存在两层“浙食链”二维码,第一层二维码显示批次为2022年4月2日,第二层二维码显示批次为20210802,其保质期为6个月,疑为过期产品。 同样,由杭州市丰元味食品公司供货的酱香鸭,外包装“浙食链”二维码显示批次为20220411, 扫码显示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1日,而此产品却已在4月10日“提前”发至居民手中。

篡改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之外,也有居民收到了不少“闻所未闻”的品牌。比如,浦东周浦镇居民反映:派发的保供物资里,外包装看起来非常粗糙,查询还发现,生产企业多次受到行政处罚;有浦东、闵行两地的居民表示在收到的产品中出现了龙匚粉丝,龙仁粉丝,尨口粉丝,“淘宝拼多多都搜不到的品牌”。浦东洋泾街道的居民还在微信晒出了包装像金龙鱼的“龙金花”玉米胚芽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到目前,上海部分小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相关部门已经对问题食品发出了警示通知,并提示居民不要食用。

采购生活物资要做到“三个尽量”

在疫情特殊时期保供应的当下,政府保供物资承担着“底板”的作用,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食品质量安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市民好奇,此次上海多个区的街镇为何会出现相关食安问题,甚至一些从未在上海露面的“奇怪”品牌、三无品牌、过期产品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有不愿透露名字的经销商告诉记者,这其中可能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此次不少保供产品是由街镇自行购买,加上时间紧急,上海市场的货源较为紧张,因此当街镇在寻求外省市的资源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把关不严、“拉到篮里就是菜”的现象。另一方面,很多大型供应商的采购环节非常复杂,难以符合采购方的紧急需求,因此可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更便捷的通道。但是在更快速的采买环节中,却忽略了对商品进行抽检、规范冷链运输等环节,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当然,或许也存在更严重的腐败问题。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表示,在近期的监管和受理的投诉举报中,的确发现有部分免费发放的保供物资,主要是生鲜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对于疫情期间这类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此前,市市场监管局已会同市防控办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采购分发生鲜食品大礼包的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意见》,包括三方面措施,一是落实生鲜食品大礼包的发放组织者、食品生产经营者、捐助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二是要求发放组织者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接;三是对食品采购过程、贮运和分发过程提出了相关管理要求。

生活物资的质量关乎消费者的安全健康,近日,上海市消保委也收到不少消费者的来电和微信后台留言,反映在团购和社区发放生活物资存在质量问题。市消费者强烈呼吁,相关单位在采购生活物资时,要做到“三个尽量”。

一是尽量向品牌方直接采购。上海是消费品头部品牌总部的聚集地。疫情发生后,很多公司都积极组织团购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资。从品牌方直接对采购不仅可以保证货源的正规,还能获得较为有利的价格。

二是尽量选择上海消费者平时购买较多的产品。从上海市消保委开展的比较试验和消费调查情况看,这些产品无论是品牌口碑还是品质把控方面都是做的不错的。而且本地库存也相对较多,不用长途运输。

三是尽量与监管部门提前沟通对接。建议相关单位在采购前与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对接,获得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管控方面必要的专业支持。如涉及消费者权益方面问题,可咨询市消保委或各区消保委。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