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本强 图/彭新霖

主题词:工业绿色制造 现状及趋势 战略布局 创新实践 政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制造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然行

资源、环境、人口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三大现实问题,特别是各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构成我们未来生存发展的威胁。环境问题决非孤立存在,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内在联系,同时资源问题不仅涉及我国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它又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脉。21世纪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世纪,绿色经济成为了21世纪持续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制造业是否具有绿色基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既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根治工业污染问题,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清洁制造、绿色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使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尽快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进的目标已经成为国家决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把绿色发展作为了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化”作为“新五 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之一,要求把绿色发展转化成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的最新概括和集中体现。

因此,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制造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绿色制造产业的战略布局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总量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粗犷式的制造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我国开始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发展目标纳入各个五年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三步走”制造强国战略。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2045年,使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这为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

撇开美欧这次在俄乌战争过程中捉鬼放鬼、一心搞垮俄罗斯的狼子野心及鬼魅伎俩不说,单就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发展实践均表明,工业制造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要求,我国工业制造业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支撑国民经济合理增速,又要实现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来应对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只有坚持把绿色创新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强化工业科技的支撑地位,才能够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消耗更少、污染更小、排放更低的绿色发展。(未完待续)

作者: 王本强 中国电信长沙分公司 中国经济体质改革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