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随着无锡“15分钟公共阅读圈”的初步构成,读书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抬头见,低头也见。本篇文章将关注无锡爱看书、爱藏书和爱写书等不同人群,看看与书为伴,如何充实生活,丰富自我。

藏书人郜峰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在郜峰的家中,有一样东西随处可见,就是书,无论是在床头还是案头,都摞着层层叠叠的书。这些书不仅有《水浒传》《看云集》《家》这样的名人著作,也有不少各种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和书画集。在柔和的灯光下,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文学与艺术在书架上交相辉映,书香四溢。

“对于具体的藏书数量已经记不清了,少说也有四五千本,有的书放在另一栋房子里,把五六个联排的书架都塞满了。”郜峰介绍说,他藏书的爱好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藏的第一箱书都是《地道战》《三打白骨精》这样的小人书。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大人外出时能给自己带回一本书,对于年幼的郜峰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从那时起,藏书的乐趣已经在心里种下了种子。工作之后,郜峰也经常会坐火车赶到上海去淘书,为了赶早市都需要提前一天到。当时,为了买到心仪的书,从城隍庙的书市一直逛到复旦大学旁的老街,一个个摊位逛过来,生怕错过每一本好书。

郜峰对于自己的藏书可谓是如数家珍,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最爱者”自然不同。“有段时间,很喜欢周作人写的书,成了他的书迷,只要是周作人写的书各个版本的都会买。像鲁迅的书,在我有了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之后,才能读懂其中的含义。”郜峰说。

看的书、藏的书多了,郜峰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选书的经验。在他看来,很多人喜欢通过别人的推荐或者一些书评来买书,一听到很多人说好就自己也买来看,其实这种随大流的买书方法买来的书往往不适合自己。评论也容易让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再看书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容易觉得失望。

“面对很多书不知道买哪一本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多地快速浏览和翻阅那些书,一旦发现书中某一句话或者书中的插图很吸引自己,就可以买下来,千万不要怕买错,多尝试几次总能遇到适合自己的书。”郜峰表示,除了选一本好书之外,善用工具书也是很重要的。在初看《红楼梦》这类的文学巨著时,有看不懂的部分是很正常的,对于文中的诗词或者描述内容一知半解就可以跳过。在后续二次阅读时,可以配合着像《红楼梦辞典》这类的书一起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采访的最后,对于读书这件事的意义,郜峰是这样总结的:“阅读在我的这一生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一本好书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会贬值的,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在不同的时期看都会有新的感悟。疫情期间封控期间,读书作为重要的精神寄托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我每天在家看看书、写写字,也会将这些记录下来,与书为伴的生活让我感觉舒适和自在。”

写书人李中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中林曾出版有散文集《祝塘九百岁》《荚园读抄》,小说集《明朝的水缸》《梧塍记》等作品。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正是他能够撰写、出版众多书籍并赢得读者认可的基础。

初次与李中林攀谈时,很难想象他已经年近八旬了。一说起看书的事,李中林一下子来了兴趣。“为了随时都能看到想看的书,我特意给自己打造了一个藏书室,取名‘荚园’。其中的大部分书都是与文学、历史和哲学相关的,大概有个三万多册,其中的大部分都已读过了。”李中林笑着说道,“能有如此规模的藏书,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因为常年居住在乡下,没有图书馆可以借阅需要的书,便只能买来看。”久而久之,这些书聚而不散,变成了藏书。

喜欢上读书,一般都是受到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对于李中林来说,阅读的兴趣其实从儿时常听的鬼怪故事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还住在大宅院里,有二十多家人家住在一起。到了夏天的晚上,大家一起在庭院里乘凉,大人就会给我们这些小孩讲鬼怪的故事,那些有趣的故事让我潜移默化地也就爱上看志怪小说。”李中林表示,这一爱好一直延续至今,笔记小说也是现在看得最多的书。笔记小说一般篇幅短小、内容繁杂,主要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在80多平米的书房里,有一块专门用来摆放笔记小说的区域,其中文史笔记小说达到了2000多种,有一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精装16开本,共110巨册,收集了历代笔记小说751种,是他的心头宝,不知道被翻阅了多少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诀窍,持之以恒才是关键。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一旦停下来,想要再捡起来是很困难的。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李中林看书和写作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书看得多了,自然也想着写一些,最近在写读书随笔,每篇字数不多也就三五百字,目前也写了1000多篇了,都是有感而发的内容。前段时间,疫情的紧张关头,还特意去看了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鼠疫》,讲述了北非的奥兰小城,因鼠疫而封城的故事,将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小时李中林专注于伏案写作,下午的时间都会用来喝喝茶、翻翻书,入睡前一个小时雷打不动都是用来看书的时间,要是不看个一两万字再睡觉,总觉得睡不踏实。

60多年来每天坚持看书,对于如何读好一本书,李中林有自己的见解:“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本书都一字不落地看完,因此看书需要精读和快读相结合。对于金庸写的那些武侠小说,快读即可了解一个大概,对于喜欢的作者,如鲁迅的书,每一本都需要精读,这些书也是放在枕头边常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