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史,青春正当时。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由佳木斯大学主办,《青少年书法报》社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大赛评审揭晓。此次大赛共收到书法篆刻作品1900余件。经过评委公平、公正的评选,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共评出入展作品265件,其中获奖作品60件。从投稿作品中能看出当今全国高校书法篆刻的艺术趋向。这些作品都是以古为师,兼及当代的审美意识,五体俱全,风格取法各有不同;篆刻印屏制作精良,正文、边款风格多样,基本代表了当今大学生的书法、篆刻创作水平。
特推出获奖、入展作者的作品,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向照
邓向照,笔名石木,号佩弦閣、溯源堂,贵州威宁人。现为佳木斯市书协会员,达州市硬协会员,威宁县书协会员。就读于佳木斯大学地理科学专业。
获奖入展
《青少年书法报》“书百年辉煌 展青春风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大展
佳木斯市第二届临帖展、佳木斯市抗疫网络书法展、佳木斯市三春杏花节书法展、佳木斯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网络书法展、佳木斯市庆祝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书法展、佳木斯市廉政清风展、佳木斯市2022迎春展、毕节市2022迎春展、达州市硬协抗疫网络书法展、达州市硬协2022迎春展、宣威市第四届临帖展、宣威市2022迎春春联展、威宁县文联“百年筑梦,艺心向党”书画展优秀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奖作品

自传

东坡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四年前我从祖国西南孤身一人来到东北,见识了各地的山水奇趣,领略了异乡的风土人情。走一遭这八千里路、四载日夜,阅历、心境皆不与往同,但始终如一的是我对书法的初心与满腔热忱。
褚遂良曰:“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予尝苦于无硕师名人与游,临池学书而不得法。后于佳幸得李月贵先生,葛世权先生两位恩师指点,引导我走上了书法的正道。李月贵先生不以余才疏学浅,常鼓励之,教导之,时以纸笔佳作、名家作品集赠余,由是感激;葛世权先生更是口传手授,且吾常伴之左右,其教诲言近旨远,于我大有裨益。余恐负两位恩师所望,深知勤以致远,心怀墨池之志不敢稍有懈怠,故虽天性愚钝,遂小有所获。
习书数载,谨遵恩师教诲,谦虚向学不耻下问,取法乎上以古为徒。顿觉学书不应求人吹捧、取悦他人,而应由心性而发,追古人之风,书无意之作,得精神之乐。
此次系拙作首次发表,因平时书写少有如意之作,未加留存;又值此毕业之际杂事繁忙,在外奔波,无力创作,惭以拙笔照片数张呈之,望众方家指教为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照的书法观照
文/葛世权
邓向照很少言语,性格内向、平和、坚韧,这样的性格可以“宁静而致远”。他对书法的热爱和用功,也源于如此性格,古人说的“书为心画”于他很吻合。
向照最初对米芾和苏轼的书法比较喜欢,用功颇勤。随后又涉猎黄庭坚,并上溯怀素,乃至二王。他对书法艺术很是敬畏,敬畏者多笃实。所谓心诚则灵,灵即心思灵巧,再加之朝临暮写,持之不辍,所以,向照的书艺与日俱进。
向照学书很踏实,对经典碑帖用心揣摩,于笔法、结体反复临写,直至熟练掌握为止。这对他的创作大有裨益。他的书法近于“古典”,遂与当今之展览书风有所不同。因其入古深,欲自古而出,略复观近人或时人作品,笔下自然有新意生发,即孙虔礼所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意思。我觉得用米海岳的“集古字”,来比喻向照现在的书法阶段更为准确,集古字就是“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观向照的作品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间其中有见二王、苏轼、米芾诸家之相,而又不完全归诸哪一家,或略有偏向而已。
向照也时时苦恼,苦恼于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书艺高度。这样的苦恼让他更谦卑,对古典碑帖更敬畏,——“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愈下者愈近于道,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向照的“愈下”直合入道之辙迹,若顺此而不偏不倚,则得书道有望矣。
(葛世权,《青少年书法报》副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佳木斯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