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之声,天涯同歌"
—— SONG OF THE OCEAN ——
2022年新年伊始,“蓝海之声合唱团”成立。这不仅是首个蓝丝带合唱艺术团,也是蓝丝带搭建的海洋保护平台中首个艺术类志愿者服务队。同时,这还是首个由来自全国各地候鸟人才组成的服务队。更是蓝丝带志愿者服务队中成员平均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团队。
但他们,却以高昂的热情,在歌颂海洋的同时,也唱出保护海洋的心声。
# “候鸟”刘景来的一个心愿 #
“蓝海之声合唱团”前身为“天涯同歌艺术团”。著名词曲作家刘景来老师,是"蓝海之声合唱团"的发起人之一。作为一名“候鸟”老人,他每年10月从北方南下,一直待到来年的4月末,2022年是他来到三亚的第四个年头。
但自从2018年首次飞往三亚,开启“候鸟”生活,刘景来几乎每天都会到海边转转,领略大海的风情,倾听大海的呼唤,在获取创作灵感的同时,也对大海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可随着对海洋的关注越来越多,刘景来开始为肉眼可见的海洋污染担忧起来。
而就在2019年,在三亚市天涯区候鸟党支部的支持下,刘景来发挥个人艺术特长,发起成立“天涯同声”艺术团。艺术团有30名成员,每年都会在三亚地区开展二十多场演出。这让他看到一个契机,一个将个人所长、团队所长与海洋保护相关联的契机,那就是将艺术与海洋保护相结合,通过艺术形式去展示、宣传海洋保护。
# 国内首部歌颂海洋主题组歌诞生 #
在刘景来思考如何用合唱艺术形式表现海洋保护的时候,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专家罗九如也恰好联系上刘景来,询问:“能不能发挥你们的专长,创作一组表现海洋主题的歌曲?”两人一拍即合。
2021年3月,刘景来将歌词初稿创作出来后,立刻组建了一支13人的队伍进一步展开创作。为尽可能全面展示海洋的不同角度,他们还决定用组歌的形式进行制作。
最终,歌曲分为4部曲,每部曲都经历了七八个来回次修改,一直到2021年10月,组歌《海洋颂》正式定稿。四个部曲分别为《生命的摇篮》、《灵魂的呼喊》、《人类的责任》、《蓝色的希望》。
2022年初,《海洋颂》(组歌)在《中国大众音乐》杂志发表。刘景来兴奋地介绍说:"《海洋颂》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歌颂海洋的歌曲。歌曲采取交响合唱的形式,展现了一幅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 蓝海之声,天涯同歌 #
歌曲有了,就得唱出来。2022年早春,在罗九如老师的引荐下,一身戎装的刘景来踏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办公室,和协会分享了歌唱海洋的想法。干劲十足的刘景来,当天便与协会工作人员共同敲定了“蓝海之声合唱团”这一响亮的名字。
刘景来(左三)第一次到访蓝丝带三亚办公室
“蓝海之声合唱团”成立后,刘景来迅速开始着手成员招募,他说:“我们第一项考察内容,就是他是不是热爱海洋,是不是愿意做海洋保护志愿者“,在艺术团的影响力下,很快便组成了一支50人的队伍。”其中,年龄的最大已经88岁,年龄最小的56岁,但他们都愿意一起歌唱海洋、保护海洋。
“蓝海之声合唱团”团员在排练《海洋颂》组歌
“蓝海之声合唱团”一组建,团员们立刻投入《海洋颂》组歌学习。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心中都平添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希望通过自己歌声,让更多的人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此后的两个月,大家每天上午9点到11点都会进行集中练习,回家后又在家中反复吟唱,在熟悉旋律、歌词的同时,用心体会四部曲中传递的爱海、护海、守望海洋的浓浓深情。
而大家最期待的,就是正式演唱的那一天,因为这也象征着他们对大海的庄重承诺。
刘景来基本情况
刘景来,男,1954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三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陆军大校军衔。
1971年参加工作,2018年办理地方退休手续。
1971年下乡知青,历任乡(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县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教育长、常务副校长,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辽宁日报社总编辑,辽宁省政协文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82108部队副政委、82160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被授予陆军上校、大校军衔,至今。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政法工作、理论宣传工作和军事研究工作。近几年,集中从事音乐创作工作,先后在《中国乐坛》(国家级专业音乐杂志)上公开发表夕阳歌曲、励志歌曲、军事歌曲、校园歌曲、儿童歌曲等主旋律歌曲二百余首。《海洋颂》(组歌)发表在《中国大众音乐》上,是作者新近组织创作的保护海洋的歌曲,并通过蓝海之声合唱团进行演唱。
(本文图片由“蓝海之声合唱团”提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