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肾脏不仅能够生成尿液,替人体清除体内代谢的废物、毒物,保留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等有用的物质,从而维护酸碱平衡,调节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而且还具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可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提供场所,同时也能够生成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和激肽等。

当出现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表现,很多人特别是男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是肾出了问题。殊不知,当肾发出“求救信号”时,已经被慢性肾脏病“盯上”了。想要知道自己的肾脏好不好,早期看尿液就能看出一二。

尿液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1.尿量发生改变

一般来讲,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大约在1000~2000ml左右,不论是超出还是低于这个范围内,都是在提示肾脏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2.尿色发生改变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一般呈清水样或者偏黄。尿液一旦出现了浑浊的情况,呈现出了淘米水样,又或者是尿色变成了红色、浓茶色甚至酱油色等,大部分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3.尿中泡沫增多

将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若发现尿液的表面有细小的泡沫而且不会消散,那么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肾脏出了问题。

除了观察尿液,食欲不振、腰酸腰痛、水肿、皮肤瘙痒、睡眠困难等等也是慢性肾脏病可能出现的早期症状,我们这时候就应该重视起来了。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更需要注意:

一是患有高血压的人。若一个人的高血压史超过了十年,那么蛋白尿出现的几率和风险往往会增加到2倍,肾功能下降的风险也会增加1倍。

二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特别是那些糖尿病史已经超过5~10年的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在国内,光是因糖尿病导致尿毒症的占比,就已经达到了20%左右。

三是在长期服用了肾毒性药物之后,比如,因为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了一些解热镇痛的西药或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若是长久连续服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从年龄上来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性的肾功能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其本身并存的疾病就比较多,再加上合并用药相对复杂,所以更容易患上慢性肾脏病。

呵护肾脏,8条叮嘱需牢记

1.别憋尿

日常合理饮水,适量即可清除体内毒素。有时喝得太多也别强忍憋尿,因为尿液潴留在膀胱里,一来容易繁殖细菌,二来也会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

2.切忌暴饮暴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要改掉,切忌摄入过多的盐分与蛋白质,也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这样很容易加重肾脏负担。

3.别乱吃药

很多常见且常用的感冒药、止痛药和中草药中,都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乱吃或者吃多对肾脏也会带来负担,所以需合理用药。

4.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

针对本身就有高血压和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血压、血糖的升高,往往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导致或加重肾脏病变,所以日常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5.小心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若是反复发作,就很有可能感染上扁桃腺链球菌,同样也会引起肾脏疾病。所以千万不要等到不可控了再去找医生。

6.小心泌尿道结石

对于那些输尿管结石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肾积水的情况,从而也会引起梗阻性肾病。所以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7.注意保暖

日常还要注意保暖。因为在低温环境下,会使血管收缩,肾脏血流灌注也会因此减少。不仅如此,肾小球滤过率也会随之降低,小便量减少,同样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情况。

8.定期检查

想要早早将慢性肾脏病拦在门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肾功能检查,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对于怀孕期的女性怀孕,更要引起重视,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因为怀孕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重,容易引起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