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上大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收藏梦,可能是某一本盗墓探险小说激发了拥有宝物的满腔热血,又或许是观看马未都老师的节目,迸发了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热爱,进而希望能拥有几件古物来见证曾经的华夏文明。

但作为一般大学生(富二代学生除外)每月除掉学费生活费,省吃俭用外加勤工俭学,最多可能仅剩100至500元,这么点钱能玩收藏吗?又该如何入门收藏呢?笔者结合亲身经历以及古玩行业的一些朋友经验,整理了如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各位想入门的学生藏友少走弯路。

1. 选择合适的入门收藏门类。如果按照难度划分,从低到高分别为,钱币、铜器、木器、玉器、杂项、瓷器、书画。作为经验不足,资金匮乏的大学生,建议从钱币中的宋明清铜钱及宋以后的小件铜器开始入门。

  • 理由:便宜,易懂,真货多。一般大城市的古玩市场或网上正规平台,清代五帝的普品铜币依据品相在10至25元之间,10年前5元以下都能买到,宋代崇宁通宝等传世量也很大,字口也漂亮,运气好100元以内可以买到品相很漂亮的,除此之外宋代后的小件铜器,如果工好,价格在几百至一千左右,也可入手,例如一些小铜瓶,小铜镜等。有两类需注意,宣德炉真品至少万元起步,所以新人没钱就不要入手,还有青铜器几乎无真货,强烈建议不要买。如何买到合适的钱币和铜器藏品,此文暂不详解,今后会另外写文详解。
  • 小铜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钱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琴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不要过份追求年代。

  • 理由:古玩并不是越老越值钱。学生兜里钱少,买东西时,建议更应该关注的是材质是否真,工艺是否好,好的材质及工艺至少能决定这件东西的下限。举例,一件铜器,至少材质要紫铜,够份量,不能是现代合金白铜,表面不能布满铸造工艺的沙洞并且形态要美,最后就算是后仿的,但也至少是一件优秀的工艺品。其次,一些近代民国的藏品也很不错,很多知名藏家就专门收藏抗战时期的红色藏品。有的学生藏友上来就直奔战国青铜器,其余根本看不上眼。
  • 民国时期的墨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多看少买。

  • 多看指的是多看博物馆,多看古玩店的高档货,多看真货的高清图。博物馆自不用多说,但作为学生如何能看到古玩店老板的高档货则是有技巧的,今后会单独写文讲解,而真货高清图则要出处正确,比如一些线上博物馆藏品图,拍卖行的展品大图,类似观复嘟嘟等app上的学习图片等都是一些不错的来源。
  • 少买指的是不要冲动消费,少买价格高的古玩,尤其在学习阶段,经验不足时更不能冲动消费。古玩界有句话是宁愿收藏一件高档货,也不愿收藏十件普通品。此话没错,但是对于还没有入门或是刚刚入门的新人菜鸟却并不适用,因为很有可能你省吃检用的钱买来的所谓“官窑”就只是一个工艺品。

4. 牢记买东西时,十点特征哪怕九点都对,只有一点不对,那也需果断放弃。当你认为十点特征全部正确时,方可考虑入手。

  • 笔者遇到过很多入门的朋友,则刚好恰恰相反,有次一名学生拿着一块玉蝉说是汉代的,但对其玉质本身存疑,我问他为啥存疑还买,他说刀工是典型的汉八刀跟书上一样,一激动就买了,其实那只是一块河南杂玉仿的玉蝉,而且刀法也并非是汉八刀。

5. 多交流(社牛症的同学可以自动跳过)

  • 多交流则包含两点,一点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多交流知识学习(不要期待能认识女生),一点是通过各种交流的方式,流转自己手上的藏品,可以通过网上平台交易,也可以朋友之间以物换物,甚至可以花0元至15元之间不等,到古玩市场摆摊,俗称练摊。如何练摊,篇幅原因,暂不展开。

总结:古玩收藏入门说难也不难,只要摆正心态和瞄准方向,哪怕走的慢一点,你也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优秀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