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疫风采|为群众搭起“防护墙”——记霸州扬芬港镇抗疫一线志愿者

疫情期间,霸州扬芬港镇的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共同守护家园,为群众搭起坚实的“防护墙”。

匡景利:峥嵘岁月壮志酬

扬芬港镇扬一街的匡景利,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参与村街疫情防控,主动要求担起最累最苦的工作。作为扬一街志愿者队伍的一分子,自3月9日至今,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面对疫情,他毫不退缩、以身作则,百分之百完成村街交办的任务。他每天给各组医护人员分配核酸检测试管,核酸采集完毕后进行逐一汇总,再到扬芬港镇医院送检,把采集核酸时产生的医疗废物送至扬芬港医疗废物回收点。他深知每一份核酸数据的重要性,因此工作时特别仔细,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匡景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座右铭。上午送检工作完毕后,他又主动去给志愿者分发饭菜;下午在菜棚里为居家战“疫”的居民分发蔬菜、水果。疫情稳定以来,集中隔离人员陆续返家,他加入到接送隔离人回家的队伍中。村街发放给隔离人的生活物资,他一趟趟送至居家健康监测户的家门口……

“我会一直承担起一名党员的责任,弘扬奉献、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匡景利表示。

尹树新:流调战线绽芳华

3月9日,扬芬港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村街成立村街流调工作组,褚东村志愿者尹树新主动报名参加,村街考虑她家里孩子小没有同意。她再三请战,“我了解村街每户家庭情况,会熟练操作电脑,是最合适这项工作的人,请组织不用担心,我可以安排好家庭和工作。”从那一天起,她成为村街流调员。

凌晨的村委会办公室内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打印机的声音、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满脸疲倦的尹树新已经连续工作近30个小时,办公桌上摆着她的“熬夜三件套”咖啡、浓茶、可乐。又是一个通宵鏖战,累了就趴在办公桌前小憩一会儿,其实办公室里就有长沙发,但是她不敢去,因为她知道一旦躺下就会立马睡着。“早一分钟完成流调就能早一分钟进行人员隔离,这就意味避免几个乃至数十个人被感染,村民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疫情传播的风险就会减少很多。”

由于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她手机总是热的,凌晨半夜给群众打电话是非常招人烦的事情,尹树新总是柔声细语地解释。“这有什么好发火的,人家打电话还不是为咱们好,真应该感谢她们付出!”最后,“暴脾气”的群众都被她的认真和付出感动了。

李成旺:护送生命的“摆渡人

李 成 旺 , 扬 芬 港 三 街 退 伍 军人,“退伍不褪色”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两年军旅生涯练就他做事认真、行事果敢、纪律严明的工作作风。只要村街需要,他第一个申请出战;群众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乐于帮忙。

3月9日,新一轮疫情迅速蔓延,凌晨6点,扬三街村委会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向全体志愿者传达镇委指示精神。李成旺是第一个到村委会报到的志愿者,拥有三年疫情防控经验的他对各项防控任务了如指掌、对全村居民分布轻车熟路,顺理成章地成为村街志愿者骨干。全员核酸检测采集工作以来,他一直负责统计人员信息数字、接送医护人员等风险最大的工作。

3月19日,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闫尔章核酸检测阳性,需要隔离治疗。按照疫情防控政策,作为密接对象,该村“两委”成员必须集中隔离,造成扬三街的防疫力量严重削弱。空缺的岗位得有人补上,危险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李成旺主动要求承担起集中转运阳性人员的工作,当起生命“摆渡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街所有阳性和密接人员转运隔离任务、运送医废物品都是他来干,通宵忙碌常常累到坐着就能睡着,有一次完成任务太累了,躺在皮卡车厢睡着了。面对父母的担心,他笑着安慰家人:“这项工作我已经轻车熟路有经验了,只要我做好防护就没事。”

他们只是一个个志愿者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