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算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实施了7个年头,理论探索层面、实践推动层面均结出了许多硕果。三省市各有千秋,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也被赋予着不同的功能、定位与角色,唯有发挥各自优势,扮演好自身角色,才能够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实现良好的区域互动,走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路子。
“一核、双城、两翼、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当中,首都北京是当仁不让的“核心”,其首要的任务在于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这也是牵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进一步优化提升空间布局、调整经济结构,通过使一般制造业等有序纾解,实现腾笼换鸟和产业有序布局,对此,北京市早就出台实施了《关于严格控制北京市域范围内新增项目审批的暂行规定》,严格执行和落地《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调控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数量,“高精尖”产业新增市场主体占比达到了2020年的60%,较比2013年上升了接近20个百分点。同时推动几十所北京市属学校、医院转至京郊,推动几千家一般性制造业企业进行纾解,2017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大城市病”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持续被有效治理。实践证明,有力有序有效地纾解非首都功能,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盘大棋的“棋眼”,一招活,满盘皆活。
近日,围绕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又提出了立足京津冀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目标,意在强化“一核”的引领作用,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形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培育和发展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有利于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聚焦形成“同城效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也将使得整个区域内的交通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生态治理等方面,都将有更大的改进与提升,非首都功能向承接地的疏解,也加快区域产业分工的步伐,共建上下游衔接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产业水平和质量。同时,随着“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逐渐被打破,地域分割、行业垄断等现象的逐渐消失,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区域市场循环也将被进一步打通。同步伴随着交通、公共设施、产业政策等一体推进,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条人口密集地区内涵式优化发展的新路子将越走越宽,群众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将得到更多的利好、更大的实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