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封神榜》里的土行孙;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矮星;

从最早的万元户到如今的靠低保生活;

他经历了什么?

他为何变成了今天这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演员余华东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余华东出生在安徽合肥。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虽然父母都是国有企业的员工,但因为家里人口众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拮据。

对于余华东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去离家不远的地方看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看完回来,他总喜欢在家人面前表演一番,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10岁那年,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家的平衡。

1969年,10岁的余学东夜晚睡觉时突发高烧,这可吓坏了父母,父母第一时间把他送到了县里的医院。

因为是夜晚,再加上交通不便,等把余华东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天亮了。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余华东也因此患上了一种怪病,无法再长高,身高永远停留在了1.2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余华东的少年时光是在嘲笑当中度过的。

高中毕业后,父母担心余华东不能养活自己,就托人给他在当地找了一份在糖酒公司当营业员的工作。

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依旧喜欢去看戏,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

也因为身高太矮的原因,他总是被售票员当成小孩,不用买票,可以轻松在人群中穿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而久之,这种特殊“技能”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为了不掏门票,他跟戏院老板说自己会翻跟头,还会表演。

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戏院老板让他现场表演一段,如果表演得好,不仅以后可以免门票,还可以来戏院上班。

没想到余华东模仿剧中的人物模仿的惟妙惟肖,如出一辙,就这样余华东顺利成了戏院的一员。

每次上台他那充满滑稽的搞笑动作总是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时间持续到了1985年。

随着上台的次数越来越多,余华东也渐渐有了名气,他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导演牛犇。

这一年导演牛犇开始拍摄电视剧《蛙女》,女主角选定了大宋佳和孙亚男,男主角选定了张孝忠和臧金生,可唯独剧中的小矮人角色迟迟找不到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急之下导演牛犇便想到了余华东,就这样余华东阴差阳错的成了《蛙女》里的配角,这也是他第一次踏足影视圈。

自知自身劣势的余华东明白,自己无身高,无颜值,又是第一次演戏,如果想让观众记住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

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蛙女》的顺利播出,观众记住了这个身高不高但演技在线的小矮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后的武侠剧《侠女十三妹》再次让观众对她刮目相看。

说起武侠剧,必然要提到武侠少年李连杰和武侠少女丁岚,1982年武侠剧《少林寺》一经播出,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的武术电影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其中的男主角李连杰和女主角丁岚一举成为国际影星,丁岚更是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白月光。

趁着这波热度,丁岚先后拍摄了多部武侠剧,这其中就包括《侠女十三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武侠剧《侠女十三妹》开拍,女主当仁不让就是白月光丁岚,等主角都确定完毕后,导演杨启天便想到了此前出演《蛙女》走红的小矮人余华东。

不管是从人物角色设定上,还是人物外形的匹配程度,余华东都是极为合适的人选,而余华东似乎也很争气,虽然只是短暂的几个拍摄画面,余华东却演绎得异常认真。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3D武侠片,它的播出震撼了无数观众,而丁岚英姿飒爽闯荡江湖的侠女气概更是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侠女十三妹》是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又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

电影的成功,必然离不开演员的努力,除了主角丁岚等人的付出外,作为配角出现的余华东也让观众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余华东做梦也没想到,小矮个也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他也受到更多剧本的青睐,这其中就包括88版的《封神榜》。

1988年,《封神榜》开拍,需要一个会遁地术的演员,也就是剧中的“土行孙”扮演者,导演郭新玲面试了很多演员,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有点差强人意。

于是就有人给导演郭新玲推荐了余华东,说他的外形很适合土行孙这个角色,就这样余华东来到了《封神榜》剧组,导演郭新玲看完表演后赞不绝口,当即决定土行孙角色非他莫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导演郭新玲的要求,余华东需要从这个坑钻进去,再从另一个坑出来。有时候,坑下面渗的水会把衣服弄的湿漉漉的,还会被一些小石子磕破脑袋,也会经常吃到土。

但余华东并没有任何抱怨,他说,“我不是专业出身,演戏就认准两个字:‘拼命’”。

而随着《封神榜》的顺利播出,余华东也凭借剧中“土行孙”搞笑滑稽的镜头成功爆红,一举拿下了两万元的片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能拿出两万元的人屈指可数。

或许是一场意外的走红,也或许是突然性的自我满足,让余华东缺失了想要继续奋斗的决心,而是拿着这钱回到安徽老家买了彩电,还盖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在朋友的介绍下还娶了媳妇。

面对很多导演抛出的剧本,余华东都给一一回绝了,渐渐的已经没有人再来找他拍戏了。

他也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可是这点积蓄很快就被挥霍一空了,家庭也渐渐陷入了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得不选择继续开始拍戏,可面对娱乐圈的瞬息万变,他早已被人抛在了脑后,再加上自己又没有颜值,娱乐圈早已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

进不了娱乐圈,以前的工作也丢了,他只能到乡镇去参加演出,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看他商演的人也寥寥无几,他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等他回想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小小的决定让他走入人生的巅峰时刻,而另一个小小的决定也让他坠入万丈深渊。

如今的余华东已经63岁了,他依旧住在当初自己盖的小房子里,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社区给他办了低保,每个月只能靠300元的生活费维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早的万元户到如今的靠低保生活,人生犹如过山车一样,历历在目。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人生的主宰,不要因为一个冲动的决定,而断送掉自己的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