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缘相近的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日益紧密的交流合作中,双边文化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22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6国正式生效,韩国也于2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顺利开展,覆盖东亚和东南亚的RCEP签署,将成为全球最重要自贸协定之一。

在后疫情时代,中日韩三方如何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争取实现重大突破。近期,全国青联开展了主题为“抓住RCEP机遇—深化中日韩合作框架”中外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RCEP实施对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青年创新发展,深度了解RCEP为中日韩经济自贸区政策等话题。中日韩三方如何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机遇,不断丰富人文交流,展现文化间“美美与共”?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中国青年友好交流协会会长廖宇靖对此进行了解析。

廖宇靖表示,中日韩是亚洲经济的核心,RCEP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正式生效有利于整个亚洲的经济发展,在文化上民心相同,更有利于亚洲团结协作。

3年前,廖宇靖作为中方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开幕式当晚举办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大型演出上,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亚洲文明在国家体育场“美美与共”。中国鼓、日本太鼓、韩国鼓同台演奏,各具特色的节目承载了亚洲各国人民共促文化交流互鉴的美好祈愿。去年,廖宇靖作为国际火炬手在日本传递了东京奥运会圣火,当他手中的圣火被点燃,现场数千名日本观众起立为他鼓掌,那一刻廖宇靖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很好地概括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使命。

廖宇靖表示,经过历史长河沉淀的中日韩三国形成了“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东亚文化价值,基于这种共同文化价值,三国合作大有可为。

据了解,日本中国青年友好交流协会近年来开展的“中日韩青少年互访活动”,项目以促进三国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宗旨。截至2022年4月,该项目已覆盖20所高等院校、近5000名学生。“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民俗相通,彼此熟悉对方,能用最舒适的方式进行交往,相互猜忌和顾忌较少,有利于提升双方互信水平,全面推进RCEP框架下全方位高水平的合作。”廖宇靖说。

廖宇靖强调,中国与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在制度、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性较大。传播中华文化和文化间“美美与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他建议:

一是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发展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地区形势日趋复杂、双边关系遭到域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中国应与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RCEP国家坚持对话合作的大方向不动摇,以真诚沟通促进理解信任,以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争议,确保东亚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化的养分,促进中日韩三国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二是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夯实民间交往基础。日本、韩国等国家有大量华侨华人,他们不仅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日韩三国的教育、旅游等人文交流具有庞大规模,这些是双边关系走深走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中日韩三国应进一步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实施中日韩三国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积极打造三国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创造条件;实施后疫情时代下中日韩三国旅游促进计划,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主办方供图)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