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作为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承办地,是一座资源富集的“生态之城 ”:全市森林覆盖率32.85%,所辖钟祥市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京山市是湖北省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的园区 荆门晚报记者 朱运兵 摄

有鉴于此,荆门园博园着力打造绿色生态范例,展示健康生活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晚的园区 荆门晚报记者 朱俊波 摄

在采空区上建园林

荆门园博园项目总占地2094亩,原为矿山采矿区、建筑渣土填埋场,场地有大面积的采空区(约750亩),其矿道、矿井等有几十年时间,这是历届园博园选址未曾有过的。在采空区上建园林,既有风险,也是机遇,如果处理巧妙得当,必将成为生态园林建设的典范,同时成为园博会生态修复的亮点。

我市秉承“生态修复”理念,前期经过专项研究、专业设计,由省城专业地质勘探机构出具安全勘查评价报告,指导荆门园博园总体规划布局。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安全、节约建设成本,全园所有建筑物(大大小小20多处)均合理避开采空区,并留足安全距离。采空区内以植物景观为主,通过削坡减载、护坡覆绿等手段,让原有废弃矿山采空区、渣土填埋区华丽转身,成为一座绿色惠民的城市公园,打造荆门生态修复范例。

其中以九曲花谷景点(园博园东入口西南侧)颇具代表性。九曲花谷位于采空区正上方,占地4万平方米,原先为输水管道工程形成的混凝土硬化边坡,属典型的生态毁坏区。设计以恢复植被、修复生态为原则,清除原有硬化边坡,通过回填种植土,营造微地形减小坡比,让山坡覆土达到自然稳定状态,再利用植物造景,如大丽花、醉蝶花、鼠尾草、鸢尾等开花地被打造复合型特色花谷,山坡山谷布置生态植草格园路——九曲花径,形成一处具有生态修复示范意义的生态景观节点。

融入地域特色文化

在荆门园博园服务体系中,引用荆襄古道驿站文化,形成3个一级驿站,并结合北道十三铺、南道十铺形成5个二级驿站;结合屈家岭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在园区核心区域建设先农阁和先农湖,将先农开拓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融入园区环境之中。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荆门各县市区展园基本以生态为底蕴,突出地方文化。通过地方文化的植入,以文塑魂,凸显地方属性,使荆门特色更加鲜明。如沙洋园主入口的“古渡旧事”景观,传统牌坊和船型小品,还原汉津渡口当年水运繁忙、桨声桅影、商贾云集的场景;屈家岭园以“展现史前文明、体验农耕生活”为主线,以屈岭人家千年农耕文化为主轴,展示屈家岭“远古农耕圣地、昔日农垦明珠、今日农谷核心”的发展历程,突出屈家岭“谷”子里的农耕文化。

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和智慧园博

荆门漳河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运昊介绍,在设计理念上,荆门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以建设低影响、低维护的节约型园林为目标,整体布局充分尊重现有场地,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布置园区建(构)筑物、景点、展园等,避免不必要的大挖大建。

如荆门园博园西入口,就是完全结合原有的山谷地形进行的设计规划,巧妙利用叠级石墙稳定弃土山坡,营造出盛世花谷;所有展园不一味追求集中规模效益,散点分布于全园岗地、山坡、湖滩、山谷等地,大大节约土方工程,同时也更好地融入山水环境中。在材料运用上,整个园区特别强调对园林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寻求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创新设计措施,使越来越多的废旧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让他们在园林中焕发生机。同时,全园也大量运用本地废旧材料造景,如废旧耐火砖园路、旧枕木台阶,以及旧瓦做出的小景墙、铺地,废弃原木、松果制作的特色景墙,还有马槽、石磨盘、自行车等老旧物件布置的园林小景等。据统计,指挥部办公室协调建设单位与荆门静脉产业园,将我市部分生活垃圾和园博园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回收,制作成3000吨土壤肥料和20000平方米透水砖,用于园博园建设中。在乡土植物运用上,湖北乡土品种植物作为全园大基调,八成采用乡土原生树种,主要有栾树、对节白蜡、紫薇等荆门乡土树种,大大提高植物栽植期间的存活率,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先农湖原址为赵冲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对岸线进行了生态处理,沿水岸线栽植了千屈菜、梭鱼草、水葱、水生鸢尾等三四十种水生植物,设计了景观栈道、栈桥和水上浮桥,增加水体的生态性、景观性,形成核心水景。

荆门园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圣飞介绍,智慧园博已初步建成,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三维模型可视化等技术,联通智慧景区依托双平台能力,打造智慧园博体系。通过采集园区内数千个设备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管理者可以清楚知道荆门园博园园区情况,包括对突发事件提出应急预案建议,将人员、设备协调起来,建立“看得见、联得上、呼得应、调得动”的智慧运维管理体系。在共建共享和节约投资方面,通过园区一张网建设,监控、WiFi、广播、票务、5G、停车场等均可复用光缆资源。通过多功能智慧路灯杆建设,可以把摄像头、音响、充电桩、广告牌等整合在一根路灯杆上,既美观,又节约资源。此外,提升园区管理能力,通过3D可视化平台,一张图管理园区数千种设备和感知部件,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在提升游园体验方面,建立交互式体验区,唤醒游客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游客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听、看、直播、无现金支付等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游园体验。

强化视觉冲击力

根据我市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荆门园博园以大树成景为基础,重点突出花开成片的设计理念,大规模形成“红、黄、紫”等色彩片区,突出规模效应,强化视觉冲击力。在植物选用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既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又能体现荆门地域特色的对节白蜡、乌桕、石榴等树种,突出个性、渲染主题。生态护坡示范点通过重塑边坡形态,构建自上而下的四重景观带,展示我市多彩生态风情;高山草甸区以大片缀花草坪为基底,点缀梅花、李树等春冬季开花植物,营造春山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护坡示范点。它位于荆门园博园最南端,南临漳河大道,坡面总面积9000平方米,东西总长313米。坡顶绿化带1500平方米,坡脚绿化带1200平方米。边坡整体中间高两边低,最大垂直高差24米,分为两级,中间设置一级碎落平台。这里以“时光展台,梦想荆城”为主题,通过重塑边坡形态,构建自上而下的四重景观带,并结合四季植物营造四季时光展台,展示我市多彩的生态风情和品质生活,紧扣园博办会主题。

由此,整个园区“春有花、夏有绿、 秋有色、冬有景”,美不胜收。(记者 杨涛 通讯员 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