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广东教育学会组织省内教育界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广州从化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深度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义务教育的新路径。广东教育学会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教育出版社基础研究院院长黄春青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广东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秘书长郝琳琳教授,广东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理事、研学督学洪璇,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造园人莫道明教授等人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广东教育学会向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授予“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称号。

图为座谈会现场。

新课标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要强化课程对在线学习等方面的支持与指导。这些都要求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图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发言。

胡中锋说:“实践证明,过去的应试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出来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空间相应的全部都要改变。”

图为广东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秘书长郝琳琳教授接受采访。

黄春青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把劳动教育和信息科技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独立出来,上升为国家的独立课程。无独有偶,在郝琳琳看来,新课标特别重视体育与健康,特意把劳动教育提前到独立的国家课程学科。“我们要在劳动教育中要提升劳动的育人价值,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把劳动教育提前到一二年级开设,到高中阶段是全覆盖的。接下来,我们会组织教材的重新修订与编写,也会组织配套一些教学资源。”她说。

洪璇分析,新课标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首要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其次,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与此同时,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她建议,各职业院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沉浸式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统筹劳动教育与美育教育,创建“劳动+艺术+价值”的“劳动美育”沉浸式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平台。

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助力广东劳动、自然与创新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活动当天,广东教育学会向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授予“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称号。

据介绍,自2014年起,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就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是集文化、体育、教育、康养于一身的生态园区,目前已获得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青少年户外运动研学基地、广东省户外训练拓展基地、广东省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图为教育界专家一行实地考察天人山水园区。

当前,围绕“文化+体育+康养+旅游”模式,园区开展或开发了一系列旅游运动、户外教育研学、康养养老、森林教育等活动及旅游产品。同时,依托广东实验中学(天河校区)平台优势资源,创办自然与生命学院、人工智能与科学学堂、户外运动学堂、手工艺术学堂、美学学堂、文化与历史学堂等6个特色教育学堂。

莫道明认为,新课标突出自然、劳动与创新教育三大主题,全方位强调与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质。未来,天人山水-广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将紧密结合自然探索与劳动教育,计划开展系列自然教育研学课程及活动,着力从知识、毅力、情感、思维与艺术五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图为广东教育学会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教育出版社基础研究院院长黄春青教授发言。

黄春青认为,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作为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对广州乃至广东新课标的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性作用。下一步,希望天人山水可以通过建设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考察探究性的学堂,引导中小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学习,多做一些课程设计,多丰富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真正有自己的建构,这样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所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