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被病疫、被次生灾害折磨的时代大浪中,“北大学子弑母”案又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了,但这个曾经激起过全国大众好奇心的事件,却翻不起几滴浪花就被更大的事件覆盖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被中止案件审理,等待后续开庭。一个最大的谜案还是没有解开,因为据专家们对案件分析来看,吴谢宇并没有如实地交代出弑母真实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我邂逅了电影《我杀了我母亲》,影片主角16岁的男孩于贝尔,朝着自己的母亲吼叫:“假如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母亲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小声回应说:“那我明天也会死。”

我把吴谢宇真实案件与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加拿大电影放在一起,不禁让人内心一惊,为何一个“杀”字,可以多次与“母亲”联系在一起

《我杀了我母亲》是根据导演哈维尔·多兰的人生经历改编而成的,于2009年6月5日在加拿大上映。主人公是一位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16岁男孩于贝尔,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与父亲离异了,现在也基本没有来往。影片就展现了男孩与母亲之间一段相爱相杀的关系纠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孩子的日常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怨和恨

这部电影的故事架构其实很简单,剧情选取母子相伴而过的每一天的日常。小时候的于贝尔和母亲的关系很要好,无话不说,但是随着青春期到来,于贝尔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越来越难以沟通,仅有的交流方式就是争吵。一句不中听的话、一点生活琐事,都能引发一场“战争”

于贝儿实在难以忍受母亲,他对母亲的厌恶和憎恨不断升级,甚至想要“杀”了母亲。他眼里的母亲,有着招“杀”的六大“罪恶”

他嫌弃母亲没品味没修养。她吃面包弄得满嘴奶油,穿得花里胡哨,就连房间都布置得俗气不堪;她一边开车一边化妆,闯红灯还死不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本文配图为《我杀了我母亲》 截图 源自网络

他觉得母亲讲话很无聊又老套。晚饭时间,母亲问他“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对于贝尔来说,这么没新意又不走心的话他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便回怼道:“别的母亲都是像你这样教小孩的吗?”

他无法忍受母亲不守信用。于贝儿和母亲商量想要搬出去住,母亲听到他的想法后敷衍了一下“哦”,没想到等到于贝尔找好房子告诉母亲的时候,母亲却又拒绝了,根本没把先前的承诺当回事,理由是他还太小。于贝尔对于母亲的出尔反尔非常愤怒,恨不得母亲立马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次,于贝尔明明提前和母亲约好请自己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却临时被母亲爽约。母亲甚至用“如果不去,这个星期就没有零花钱”来威胁于贝尔和自己参加另一场朋友聚会。

他憎恶母亲的坏脾气却又无能为力。在去学校的车上,于贝尔开口怼母亲两句,母亲会立马转移话题,“有哪个家长早上送孩子上学”。于贝尔想争辩,结果母亲直接让他下车走路去上课。

母亲主动带于贝儿去买碟片。可是她才在店门口等了15分钟,就开始不耐烦了,直接冲进店里,当着其他人的面对着于贝儿大吼大叫, “再给你2分钟,不然我就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觉得母亲自大又傲慢。一次于贝儿想逗母亲开心,主动为她做了饭菜,打扫洗衣,但是母亲的回应却很冷淡;还有一次母子俩吃饭时争吵过后,于贝儿意识到母亲心情不好,又立刻没话找话地夸赞母亲做的牛排。而母亲则回复说,“你喜欢就行,我最讨厌做饭了”。

他认为母亲根本不爱他。有次争吵后,母亲歇斯底里地怒斥于贝尔,让他到他父亲家里去生活。这样的争吵时刻提醒着于贝儿,自己只是母亲的一个负担。在于贝儿眼里,母亲婚姻失败后,只是例行公事地抚养孩子,随时准备贬损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自己将被送往寄宿学校时,失望的于贝尔觉得母亲抛弃了自己。停下车后母亲想跟于贝儿告别,于贝儿彻底爆发了。因为,对他来说只有母亲消失,世界才能清净。只听到他声嘶力竭地朝着自己的母亲大喊:“假如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到这里,你的大脑中有没有闪过这么一念?于贝儿的母亲在日常里的种种作为与我们中母亲的许多作为,何等相像啊。那么,我们的孩子中一定也会有很多“于贝儿”啊!

对此,我们怕不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母亲眼中的孩子就是嚣张、无礼、可恨

儿子觉得母亲如此差劲,那么让我们换到母亲的角度,来看看于贝尔的言行,在母亲眼里是什么样的。这里也有比如他桀骜不驯、言语轻蔑,俨然一幅缺乏管教的“坏小孩”的模样;这里也有母亲眼里儿子的五大“罪孽”

儿子的疏远让母亲心生失落。母亲一直希望和儿子聊天,可每次的聊天都被儿子“破坏”了,她现在觉得儿子只把自己当厨师、司机、保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的隐瞒和欺骗让母亲感到难过。当母亲从闺蜜的口中发现儿子的秘密时,心里没有愤怒,只有无奈和难过。她觉得儿子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住了;小时候什么都告诉自己,现在却是自己最后一个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的不敬让母亲十分恼火。母亲觉得自己一开口就被儿子骂,做什么都不对。有次对于贝儿说自己最讨厌做饭了,于贝儿就跳脚大吼:“讨厌做饭不会请人做吗?这句话都讲了上百次了,你是有老年痴呆吗?”

儿子的愤怒让母亲感到莫名其妙。当于贝尔告诉母亲找到了非常适合的房子想租下来时,母亲没有同意,因为母亲觉得这是为了儿子好啊,对儿子的愤怒非常不解。

儿子竟然想让母亲死,这实在让母亲忍无可忍。恶劣的母子关系让于贝尔在学校直截了当地跟老师说,“我的母亲已经死了”。母亲不理解,儿子为何对朋友和老师都谦和有礼,唯有对母亲怒吼、抓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母亲跑到教室大闹,对儿子说“你看我像死了吗?”这让于贝尔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感到难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母子俩的关系差到极点,儿子越来越希望自己的母亲早点死掉,甚至无数次地幻想自己的母亲躺在了棺材里,以后再也不会和自己争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于贝尔和母亲的冲突能唤醒我们的理智吗

养儿育女真的不是一条靠爱就可以完成的旅程。为什么爱无法弥补亲子间的不同?

我们中的每一位父母,都有可能会经历、会面对于贝儿母子俩所经历、所面对的问题;只是我们的亲子冲突,可能会有轻有重,会早来或晚来罢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生命自体。一个人的生命自体,有真自体,也有假自体。

幸运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优点和缺点、光明和阴影被父母全部接纳,真自体和假自体趋向一致;

不幸的人,由于缺点和阴影得不到父母的共情和接纳,便发展出乖巧听话的假自体,并将本我的真自体完全蒙蔽,等到压抑不住的时候,真自体以最极致的方式爆发。

“弑母”案中的吴谢宇是真的把母亲杀了,做了于贝儿没能在现实中做到的事

吴谢宇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完美小孩”,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吴谢宇最大的缺点也许就是没有缺点;在家长亲朋眼中,他也是一个自律、体贴、温暖的孩子,可是这是吴谢宇的“假自体”。

一个本该释放天性、自由生长的孩子,却要从内心接受母亲的道德高标准,久而久之,吴谢宇把真实的想法藏起来,变成了一个心思极重的人,哪怕对唯一的朋友也不会敞开心扉,仅有的一次交心应该是2013年对朋友说自己想自杀。由此可见,吴谢宇对外继续表现得积极完美,内心那个“真自体”却在渐渐地、彻底地崩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因为什么,让这两对母子走向不同的结局

回到影片中,于贝儿母子的命运好过吴谢宇母子太多了。因为每次激烈的矛盾冲突后,母子俩总会和解。

于贝儿常常会拿起自己的摄像机,躲进自己的小世界,对着镜头里的内心世界做独白:

我是真的希望我妈死?我的确爱她呀,没错。若有人伤害她,我会恨不得将那个人杀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在学校寄宿,无助的母亲看着整个房间里空落落的,她听到儿子的房间里有声音在响动,便走了进去,发现是摄像机充满了电的声响。母亲打开一看,发现了以前争吵完的于贝尔,对着摄像机留下的自白。

母亲意外地看到了儿子眼中的自己,原来儿子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地讨厌母亲;其实每次争吵完之后,他也在后悔、在自责为什么要对母亲说这些狠话、坏话来打击和摧残母亲的爱

欣慰的是,母子终于看到了彼此之间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于贝尔突然从寄宿学校消失了。校长打电话告诉于贝尔母亲,于贝尔离开时在宿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如果你要来找我,我就在我自己的王国里” 。原来于贝儿在学校被人打了,他不想再忍受下去,于是跑回小时候和母亲住过的老房子,坐在熟悉的海滩上,轻轻抠掉“母亲娃娃”脸上的那滴眼泪,他不愿意看着母亲流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有灵犀的母亲很快就找到了于贝尔说的“我自己的王国”。母亲走过去,坐在他身旁,就像是回到了于贝儿小时候。此时此刻于贝尔被积压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母亲温柔地将儿子搂在怀里

影片结尾,母亲搂着于贝尔坐在海边遥望大海,沉默不语;周围除了海鸟的叫声,一片祥和、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令人痛心的是,吴谢宇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据高中同学说,吴谢宇有心事的时候,表情会变得不自然,常会绕着400米操场跑上12圈。以他的智商和情商,他并非缺乏沟通的技巧,而是童年经历压制了他与人交流、宣泄情感的内心愿望

一个童年,不只是用来成长的,它还担负着一个重大的责任,那就是当你在成长时真的遇到了走投无路的事情,童年就是那个“我自己的王国”那里有父母、有亲情、有祥和宁静

看到这里,我们也明白了这部带有启示意义的影片,为何取名《我杀了我母亲》。“杀了母亲”只是儿子对内心情感的语言宣泄,是儿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对“母亲”这个霸道角色的一种抹杀与否定;而于贝儿还有一个人想“杀”,那就是父位缺席和原生家庭的撕裂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知道应该要做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