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他的传说。这样一句话用在赵剑华老师身上是贴切不过的。
在上个世纪中国男单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名字,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中国三剑客或是 “四大天王”,赵剑华不仅都名列其中,更是以其教科书一般的华丽技术,让新世纪的球迷都还在为之感叹。胜利更是为其打造过一款系列球拍,名字直接叫做“传奇”,这在其代言人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待遇。
(赵天王上古时代正反手杀球)
赵天王曾经在教学中说不鼓励大家打反手,因为反手基本上打不出什么威胁。这句话显然只适用于普罗大众,在天王级的对决中,用反手杀球拿下一分并潇洒甩头离去,这是赵天王也是中国男单曾经的辉煌剪影。
曾经赵天王和杨阳熊国宝等中国男单称霸赛场的时代和林丹和谌龙的时代一样,都是令人仰望的。这回有幸和赵天王浅聊一下中国男单的现状和见解,为各位球迷提供一个角度去分析羽坛。
“没有优势”,中国男单之困!
谈及中国男单的现状,可能每个球迷都有自己的想法,目前处于一个新老交替和奥运后的过度成长期,喜忧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要在巴黎奥运男单赛场角逐一方天下,国羽还需要长足的进步。
赵老师对此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男单在世界羽坛的实力确实不是太强,我从之前的几个比赛来看,就是没什么优势!”
这的确是一句中肯的话,近代以林丹为例,在巅峰期的头顶禁飞、暴力的杀上网、无限的鱼跃、甚至时神龙摆尾的花哨都见证了神在这个赛场上的优势。谌龙则是以自己身高臂长的超大覆盖面积筑起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让无数攻城者望而兴叹。
即便在上个世纪,赵剑华就曾经以极致的平高球拉开战术和一米82的身高高达3米的击球点(如今一米94的安赛龙也只有在TOP集锦中击球点超过3米)打出无数套组合拳和变化莫测的落点让对手疲于应对,熊国宝也曾以反手技术名震四方。
时代从不缺乏四平八稳的选手,但最终几乎都只有那些拥有自己不同的一面建立独特优势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声名。
林丹谌龙过后、95左右的一代,只有石宇奇以自己在后场的一手大角度劈杀打出了名堂,但最近却困于伤病和舆论,能不能回到赛场还是未知。
00左右的一代,李诗沣状态起落不稳,翁泓阳异军突起,打法颇具勇猛和观赏,但能不能成为顶级选手,一两站的比赛并不能有足够的定论。
但反观国际赛场,论暴力有安赛龙、李梓嘉。论速度有金廷、骆健佑。论控球有桃田、周天成。在新星方面昆拉武特已经崭露头角,再加拉克什亚等新星涌现。
前有狼后有虎,是站在国羽男单00一代的困境。他们既需要打破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封锁,又要和同辈中声名鹊起的人较量。曾经庞大的国羽军团,如今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能力和优势才能在这鱼龙混杂的江湖中立足。
困境的缘由?
对于曾经几乎统治羽坛的中国男单,为何面临如今的困境。如果是关注赛场的球迷相信每个人也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对此赵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个人的能力,还是欠缺。
另外一方面,就是参加大赛的经验,也是不足。
当然这其中因为疫情,所以比赛比较少,训练比较多,所以这个还要假以时日。”
现实是残酷的,国家队对于大众球迷而言当然是无所不能的,但是站在赛场上面对同层级的对手时,便会比较出能力的长短与优劣。
比如被寄予厚望的石宇奇,撇开心态心理等因素。他的步伐相较于世界顶尖选手而言不够精炼高效,但他大角度劈杀的常用线路却往往对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网前因为步伐和重心不止受过一次伤,而最为人所知的就是2019年印尼公开赛面对安东森杀上网时因为预判击球点失误,导致步伐失误,最终导致脚踝韧带撕裂,可以说这次伤害直接让他失去了奥运金牌的竞争力。
而同辈中的陆光祖和赵俊鹏则没有特殊的短板也没有特殊的长处,始终游离在一流选手之外。
视角换到如今站在台前的00左右的小将,值得可喜的是他们的方向都是有自己一定特点的选手,李诗沣颇有控球的风格,想走技术路线。而近期高光表现的翁泓阳则在进攻端有强大的杀伤力。
但相较而言能力不足的地方也是明显的,李诗沣的身体素质限制了他的进攻火力,而翁泓阳在网前能力与一流选手的差距则会让他后场发挥受到限制。有特长,更要没有被人针对的短板,是成为顶尖选手的必备素质。
从大赛经验上来说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问题,自疫情以来,中国的防控措施严格于任何一个国家,也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队处于训练未赛的状态,小将对于比赛的手感和经验,必然和一直在参加比赛的外国选手有所差距。
国羽建立海外训练营,也正是考虑到提供给队员一个方便长期比赛的环境。所以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如赵天王所说的假以时日。
尽管时间也是不宽容的,
97年的乔纳坦早已经是亚运冠军,
98年的李梓嘉如今风头正劲,
01年昆拉武特已经江湖有名。
而赵天王19岁时,便是全英冠军。25岁时技术动作被录入成为国家体委羽毛球教学大纲的内容,成为真正的教科书。
如今李诗沣、翁泓阳等人虽然年仅二十出头,但在这个强手内卷的年代,时间正迫切的要求他们不断成长。
何冰娇度过三年冠军荒不断蜕变成为如今的“何娇丹”。安赛龙在东京周期饱受桃田和伤病折磨却终成王。乔纳坦背着最水亚运冠军的名头一路低迷,如今却仿佛化身控球大师重回一流。
时间会淹没人,也终会有人淹没时间。
对于国羽小将而言,年轻是一种优势和状态,但已经不是一种理由。
伤病之困
运动员和伤病似乎已经时刻关联,尤其是世界羽联增加赛事密集度以来更加严重。我身边不懂羽毛球的朋友都会感叹--“怎么你们羽毛球天天有比赛”!
世界各国都有运动员受到重大伤病困扰,马林、孙完虎、阿山、广田彩花,张蓓雯。在中国似乎更加严重,李雪芮、高昉洁、薛松、石宇奇、郑思维比比皆是。
这一方面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自带的风险,一方面,我们的固有观念里面就有“不伤不出成绩”“掉皮掉肉不掉队”等等思想,这源于曾经运动员的人口红利和古老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人海战术或者魔鬼训练曾经的确有成效,但如今已经时过境迁,说一个最现实的原因,如今条件进步,愿意把孩子送入羽毛球专业道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人才也相对来说会减少。对于他们的保护和科学培养或许是另外一个课题。
而对于伤病这个话题,无论是对于专业队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通用。对此,赵老师有如下的见解。
赵剑华老师:“对于运动员,因为比赛多然后受伤,我觉得受伤有几个方面会造成。
一方面就是动作不合理。
另一方面就是力量不够。
还有一些就是超负荷”
把这参照到如今的男运动员身上,石宇奇曾因为步伐导致自己受伤,郑思维因为长时间保持高速连贯的打法也造成了伤病,而国羽如今的小将,李诗沣身高瘦长,翁泓阳和李梓嘉站在场上一对比,身板也显得有些瘦弱。
对如何预防这些问题,赵老师也提供了建议。
“如何预防呢?应该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管理好自己,有准备活动,训练完有拉伸。
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动作合理性。
另外要保证一定的力量,因为力量会起到保护作用。
再一个就是如果训练量或者比赛超负荷,要注意调整,才能减少或者避免受伤。”
这些基本的方式知易行难,林丹强大的力量和全面的技术让他职业生涯几乎没有大的伤病,其选择性出战的策略更是在当年为自己随时都调整了良好的状态。或许对于当下男单而言,先要保证自己有放胆去冲的资本,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当年赵天王巅峰岁月,却受到疾病影响做手术暂别赛场,此后疾病不断影响他的生涯脚步,但他自己却靠坚韧的意志重新调整自己站在赛场并拿到世界冠军,面对伤病或者疾病,同样考验一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如今的桃田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衷心希望我们的训练体系能够越来越科学,运动员能够以一种更健康的状态出征赛场。
网络教学还会做么?
结束男单话题之余,也顺便问了几个略显八卦的问题,比如会不会有意回国羽做教练,如今短视频教学红火还会不会做网络教学等。
但赵老师的身份特殊,在商业上是胜利的全球技术顾问,在羽毛球上长时间的担任广西队总教练,如今又是中国羽毛球协会的副主席。时不时还要担任赛事官方解说,很多关于体制或者模式创新的问题并不好做评论。
但对于网络教学,或许许多人都有印象,赵老师与肖杰教授合作的《专家把脉》是很多人的网络教学启蒙之作。
后来也有做巨星课堂里面的教学内容等。
(赵老师关于一段勾对角的教学,能够代表他幽默朴实的教学风格)
如今的网络渠道更丰富,短视频更流行。赵老师对这一问题给了积极的回应。
“关于网络教学,我并没有具体的打算,但是有必要的话,当然是可以做的,做这个的目的还是让更多的爱好者了解羽毛球,不管是技术或者是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运动当中,不断提高进步,保持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业余和专业,在网络教学和在国家队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是球迷和运动员之间的和睦氛围对羽毛球成绩的进步也是有影响的。
羽毛球的推广做得好,相应的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我们既需要矛叔这样的教练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国家队,也需要赵老师这种人才来网络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或许不久的将来,在短视频平台就能迎来赵天王的专家教学也未可知。
结语
男单是羽毛球王冠上最瑰丽的那颗宝石。
我们在一个最坏的时代,没有林丹也没有谌龙这样的山峰替小将们遮风挡雨,羽翼未丰的他们在风雨之中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足与无助。
但我们同样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小将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去站上舞台,去翻越山河,饮风沐雨之后,自己去成为那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山峰。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时,亚锦赛的决赛没有中国男单的身影,但是李诗沣仍然在前进,翁泓阳连过斯里坎特、金廷杀入四强,虽然不敌李梓嘉,却已是一次不错的成长。
祝福中国男单,希望他们在时间里成长,用自己的脚步,找到路的方向!!!希望他们成为赵剑华老师甚至是超越他的传奇,将我们的男单重新带向辉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