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家的条件都很一般,大家平常所吃的菜基本都是自家种的。极少数的品种是从外面运来的,当时交通不发达,运输成本也高,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很一般,所以外来品在我们农村大集很少见也就不奇怪了。

那时候,我们吃的菜,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春天惊蛰前后开始种菜,夏天开始的时候,种植的蔬菜就开始收获了。我家每年都种的品类有黄瓜、豆角、茄子、丝瓜、南瓜,前四样是摘了当下吃的,南瓜是要留到冬天的。不光是我们家,村子里家家也基本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蔬菜品类较丰富,量也较多的时间可以持续到秋收。北方的冬天寒冷,从深秋开始,收了地里的最后一茬菠菜,与我们日常餐桌相伴的就是萝卜、白菜和之前储存下来的南瓜了。如果说还有什么配菜,那就是之前因为丰收没能一下子吃完而存储下来的腌豆角、腌黄瓜了。所以说,小时候的冬天,是寒冷且漫长的。

小时候,是基本不可能吃到反季节蔬菜的,成本较高,路途较远,我们那里没有任何一个蔬菜大棚。

小时候的餐桌,不是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亲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惊喜的,上顿吃什么,下顿吃什么,小朋友也能十分地了解。

即使这样,我也是有所期盼的。每年的夏天刚过,秋天来临,地里的红薯长得正旺盛的时候,我就开始期待,准确地说这种期待是从红薯插下秧苗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这个让我念念不忘的美食就是“蒸红薯叶”。做法大概就是:红薯叶摘回来,挑选出来比较好的,具体标准就是没有虫眼、没有发黄;清洗干净,粗略的切几下,撒上盐,少量多次的撒上面粉,让每一片叶子都包裹上面粉;锅里铺上蒸布,把拌好的红薯叶均匀地撒在蒸布上,蒸15分钟左右。出锅后,稍微晾凉一下,用蒜泥调一下,再淋上一点儿热油,就大功告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还要搭配上一道菜,就是和红薯叶相连的那一段,我们叫做“红薯梗”,也是洗干净切段,放在盆里上锅蒸,取出来后用蒜泥调味。这两种是一起搭配的,一个是主食,一个是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薯叶也是季节性很强的,适合食用的阶段就那么几天。后来,因为上学、工作等原因,不能随时回家,已经好多年没吃过这道美食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小时候,每次吃这个的时候,邻居家的奶奶都会说上一句“这有什么好吃的,以前吃不上饭的时候,我们吃这个,都吃得够够的了”。当时的我是不能理解的,这么好吃的东西,让我天天吃也不够。现在想想,这道菜,可能是老人们对贫苦生活的抵触吧。

小时候,如果提前知道妈妈要做这个饭,就会高兴好几天,当天还会比平时更快地往家跑。这道美食,对于我来说,可能不仅仅是吃的,更是不太富裕的童年生活的期盼,是一成不变的餐桌上的惊喜。

从小我就对这种“面粉蒸菜”类的美食情有独钟,春天刚开始时的“蒸榆钱儿”,秋天的“蒸红薯叶”,还有偶尔的“蒸芹菜叶儿”,都是我的最爱。

时隔多年,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物质条件也是不断提升,但是“蒸菜”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永远没有动摇过,其中之最,还是“蒸红薯叶儿”。我的童年,能回忆起的不多,它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反季节蔬菜、进口蔬菜等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餐桌上食品种类越发丰富多样,可始终代替不了记忆中的味道。这可能就是家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