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及系列配套细则持续落地,9个月以来,校外培训的乱象得以有效遏制。

与此同时,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减少,课外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减少,小学阶段考试不再排名,可由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家长与孩子共处的亲子时光也多了。

但是,一些擅长“鸡娃”、“内卷”的家长伴随“双减”平添新愁,缺少“考试”这一外驱力,如何驱动孩子自主学习?居家缺少学校里同伴一起学习的氛围,意志力不够强的孩子如何坚持学习?不写作业、不上学习班,家长该如何科学的陪伴、分配亲子时光呢?

理性认识双减本质,教育仍需家校社共同努力

家长的焦虑不无道理。事实上,“双减”对家长和家庭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深刻理解双减本质的基础上,新的时期,家长要更注重孩子兴趣的发展以及在课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陪伴孩子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双减”的实质是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让学生有时间、有动力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引向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的正确轨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解读称,“‘双减’不是突击战,学校、家长和社会要拧成一股绳,帮助学生去开发自己、成就自己”。

成都市人大代表、天府第七中学校长陈刚持有相似观点,“双减”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是在学校这个主渠道就能实现教育的目的,满足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借由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所以,“双减”不是不学习、少学习,而是筛出自律加独处的学习,是要更自主加勤奋的学习。成长是学识和能力的累加,所以“双减”不能减态度、减努力、减拼搏。

全面理解自主学习,双减不减家长的科学陪伴

陪伴是家庭教育场景中的题中之意,家长的“焦虑”其实更多的源自于“误解”和缺少科学陪伴的方案。

比如,不少家长就认为“自主学习”是孩子自己学习,“陪伴”就是耗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学习”不能脱离课本等等。显然,这些理解完全脱离了本质。

学习,既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认知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建立联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会化过程,其本质是在某种学习共同体中将社会历史文化经验进行内化的过程。

所以,并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才叫学习,在生活中、娱乐中,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家长只有正确认识学习的概念,才不会给学习这个定义设立上单一的抵触情绪,正确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力。

心理学家指出,自主性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每个人天生都有自由选择的需要和能力。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行为自主时,就会有满足感,愿意探索新事物,接受适度挑战,追求胜任任务。这种自主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学校、班级、小组就是常见的学习共同体,在网络上加入的虚拟自习室、参加的全国性夏令营、通过智能设备加入的线上虚拟班级、共同阅读的学伴以及与父母达成陪伴目标的过程等也是学习共同体。自主学习离不开互动与合作,所以,家长在陪伴中的互动与合作能够促进孩子在自主学习中知识的增值、思维的活跃。

虽然自主学习要求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但同时需要辅以必要且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孩子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生活、交往、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

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自主学习素养包含自立、自为、自律以及兴趣等多个特征,而自主学习素养的养成,一定有一个坚持的过程。但是,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律能力尚处于发展时期,学习动机比较模糊,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识,很容易随着外界约束减少而放松懈怠,“坚持”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尤其困难。

“所以,无论学习,还是做一件事,最初的时候,孩子不知道怎么坚持、为什么坚持,‘他律’的阶段,一定是父母的陪伴与坚持。”英语“母语式学习解决方案”理念的开创者,托普朗宁CEO、iEnglish创始人赵亚松称:“坚持是最难的事儿,为了让孩子能够坚持阅读,iEnglish设置了ETP(English Through Play)板块、PK机制、教育小游戏、学习成长营等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第一位连续阅读iEnglish超过2000天,每天不低于30分钟的武若茗,在坚持中已经基本具备自主学习的素养。谈到坚持,其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心智逐步成熟的过程,对新事物兴趣盎然,也容易三分钟热度,所以,父母初期的陪伴至关重要。

但父母也要时刻意识到,前期家长的坚持,要逐步转换成孩子自己的坚持,家长要择时脱身出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分离为最终目标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脱离我们的帮助,自己获得独立。

抓住小学阶段黄金时机,习得二语促进思维能力

其实,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好手,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能在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一门语言,不论这种语言多么复杂。他们可以迅速学习掌握生活技能、人情世故,在三岁左右的时候,生活上已经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主。

孩童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英国教育部此前研究发现:早期的语言学习,对于孩子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包括他们的文化理解。孩童启蒙时期所学的东西,将会是这个人一生学习的基础。

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小学阶段,其实都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低龄阶段(0-8岁)是最基础的时期。所以,双减下仍然“焦虑”的家长们,可以抓住时机,陪伴孩子二语的习得,让孩子接受双语的成长环境。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些研究:孩子早期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够极大的促进孩子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尤其是学前阶段(3-4岁),对于孩子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孩子态度、兴趣、思维和学习的开端。研究显示,一个人50%的能力在4岁前开发,还有30%在8岁之前开发,这也是语言研究者鼓励孩子从3-4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而言,陪伴孩子二语习得有个天然的劣势,那就是自己不具备外语能力或者缺少为孩子搭建二语习得环境的能力。而科技的进步,已让这种难题迎刃而解。类似于武若茗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借助iEnglish不间断的阅读,在小学阶段就具备了英语自主阅读和自由交流的能力。

无论汉语、英语还是其它语言,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不间断的进行海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输出练习,是习得一门语言唯一正确的方式和路径。除了父母的陪伴,为了鼓励学习者的坚持,iEnglish将学习成长营设置为21天、100天、365天以及1000天四个阶段。21天父母陪伴(他律)养成习惯,100天巩固习惯(自律),365天习惯成自然(习惯),1000天如果能坚持阅读不中断,iEnglish已经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孩子已经习得英语,能够体会到英语带来的兴趣、价值与收获,也能够轻松的实现阅读能力的蜕变(品格)。

连续阅读iEnglish超过400天,5岁的李莀达也在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用英语大秀风采的时候,他的妈妈表示,“iEnglish实际上为父母解决了学习环境构建的‘技术难题’,即使双减以前,我们也没有为孩子报过培训班,当初也是看中iEnglish具备的海量书籍、视频等素材,通过大数据、AI技术等智能的将个性化的内容推送给孩子,循序渐进,不至于过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系统提供的类母语环境中熏陶语感,逐渐养成兴趣,也是李莀达也能有今天表现的关键因素。”

在iEnglish系统中,还有一个最受学习者喜爱的学习板块ETP,英语学习版的“大家来找茬”。打开ETP板块,学习者可以在系统真人发声(单词或者词组的读音)、实物以及实物图形化的信息环境中,将声音信号和实物、图形不断匹配,不间断的输入到大脑中,直至这些信息在大脑中自然结合,形成理解和认知,然后手指轻触系统中的图形完成练习动作。

这些理解和认知,沉淀在用户大脑中,无须“翻译”过程,直接输出和应用,贴合语言习得的母语化思维。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以及学习专注力,同时又寓教于乐,集趣味性、竞技性、知识性和能力锻炼为一体。

托普朗宁依据ETP板块设计的“玩转英语·用iEnglish”第二届全国ETP大赛,近期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超过20万孩子与家长的报名参与。

智能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作为父母就是要帮助孩子选择,然后通过陪伴和鼓励让孩子坚持,语言学习没有捷径,等孩子坚持到一定时间后,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兴趣驱动他去探寻新知识的时候,父母几乎可以抽身,不用督促。

结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教育家Long通过实验发现,许多6岁以后(部分12岁)才开始学习外语的被测试者,难以获得地道的语音,15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其词法和句法无法取得与母语学生一样的水平。他同时还提出,习得速度与最终水平取决于开始学习的年龄,在敏感期之后的语言学习将是不完全的。

英国统计了17,000名在学校学法语的孩子,结果显示,在11岁之前开始学外语,在考试中比其他学生成绩要优秀的多。另外,在11岁之前学外语的孩子,发音也会更纯正,更地道。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L. Deci)在其著作《内在动机》中写道:“要作出改变,是一个只有自己才能作出的决策。”要让一个孩子有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的学业上,那就是他自己的选择。

“双减”之下,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因此,家长要借助科学的陪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特长,通过学习动机的获取以及工具的选取,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素养。